我爱邮票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邮票以藏养藏的探讨

​邮票以藏养藏是时下不少藏友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很多邮友对以藏养藏有着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何以藏养藏,更好地以藏养藏,笔者斗胆抛砖引玉,特意撰文以飨众多藏友。

丁酉报晓邮花新绽—2017年新邮漫谈

2017年,农历丁酉,灿然一新的邮花,总是迎接新岁的最早报晓。“丁酉”,又是这一年俗称的“鸡年”。于是,这晓鸣之声便更亮人眼球,引人瞩目。展阅2017年即将发行的纪念和特种邮票,这些在新的一年萌生绽放的邮花,有若一曲交响,鸣奏出耳目一新且令人感奋的篇篇乐章。那里有:火热前奏、主旨旋律、多彩节拍和广袤音域。

“同类邮票”不能等同于“系列邮票”

“系列邮票”普遍存在于很多国家(或地区)发行的邮票之中,深受集邮爱好者的欢迎。随着我国邮票选题的逐步规范化,邮政部门有意识地安排发行题材相似的邮票,以实现邮票选题的延续性,但并不代表这就是“系列邮票”。

盘点2016年令人失望的邮票

时间飞逝,转眼间2016年只剩下一个多月了,2016年的邮票也仅剩下1套12月2日的南宁亚展邮票。还记得去年11月2016年邮票发行计划​公布时大家也是满怀希望憧憬着2016年的邮票,一转眼2016年接近尾声,那么这些邮票是否和你想象的一样呢,还是高于你的预期?我们来盘点一下哪些票没有达到我们心中的目标。

文交所电子盘炒邮票还有文化味道吗?

最近有很多朋友,不集邮的朋友给我打电话问询,说是有人介绍在某某文交所开户,炒邮票能赚大钱。真能赚大钱吗?把邮票当股票炒,还是集邮吗?炒出来的邮票还有有文化吗?邮票买卖历来有之,从早期简单的以物换物到以钱换物,出现了职业的邮商,不过那时的邮商也都是著名的集邮家,最著名的像李辉堂先生、陈复祥先生、钟笑炉先生。

编年信销票的收藏路在何方?

坚持从事编年信销票收藏多年,越来越发现,当前编年信销票越发举步维艰,越来越感觉吃不消,几次三番有了放弃下去的念头。笔者粗浅的以为,信销票收藏中存在几个误区和争议,很有必要厘清和探讨,有利于编年信销票收藏的长足发展。

小议2017年邮票预定摇号结果

2017年新邮预定​摇号结果终于公布了。套票和年册各为40万套,中奖率套票为16.6%,年册17.4%。大版3000个,中奖率3%;小版5000个,中奖率7%;四方连册97000个,中奖率95%。最难中的还是大版,基本上是人人没戏,中上的真该烧高香了。四方连正如之前所预料的没什么人气,10万单摇号中9.7万,几乎人人有份。

邮票设计中的传统文化

就近几年的邮票来看,更多地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及寓意,其中最突出的是传统文化中的“吉祥文化”,以中国特有的吉祥文化向世人表达美好的祝愿和虔诚的祝福。吉祥文化包括吉祥神灵、吉祥人物、吉祥动物、吉祥植物、吉祥饰物、吉祥宝物、吉祥图案、吉祥数字和吉祥话语等。

《孙中山诞生一百五十周年》纪念邮票缘何打折

几天前一尘等网站《孙中山诞生一百五十周年》纪念邮票的交易价已经打折,最低4.5元,均价5元,面值5.4元,折扣为8.3-9折。要说今年的票尽管发行量还未公布,但总体打折情况好于往年。上半年的邮政120周年、古镇第二组、科学家第七组等少数几套票打折。这些票在下半年的行情中再次发力,大多已经不是打折票了。下半年打折票不多,只有海上丝绸之路和长征80周年。

评价2017年邮票发行计划

2016年11月8日,国家邮政总局网站公布了2017年邮票发行计划初稿,根据以往经验正式稿也不会有太大变化。全年安排邮票27套,其中包括一套世界文化遗产的邮票,题目和枚数还没有定好,所以并未列入表中。

集邮造假岂能从娃娃抓起?

一段时间以来,多个集邮微信群里都能看到一则《青少年“一片集邮”展品微投票》的帖子,主旨是通过微信投票的形式开展青少年一片邮集的评选。其实,在“微时代”这类的活动本无可厚非,但却被一些家长过分看重和拉票行为搞杂了味道。

解读四轮猴票《丙申年》特种邮票发行量

2016年11月3日,四轮猴票《丙申年》特种邮票的发行量公布了,这个数据十分重要,也决定着第四轮生肖票的价值几何。第四轮生肖猴票套票发行量7499.66万,小版679.67万,赠送版760万,小本票1019.68万。总体来看和2015年的第三轮生肖关门票羊发行量差不多,小本和赠送版略多,赠送版多了40万,小本多了69.68万本,而小版少了0.33万,套票少了98.45万套。

以2015年邮票发行量为例对发行量进行简要分析

发行量主要由四部分组成:预定量+产品册首日封等+年底年册+库存。这四部分当然预定量占了个大头,似乎也只有这一部分有下降空间,不知道2017年实行实名制后这一部分是否能下降一些。产品册是邮政的圈钱利器,让他们放弃开发就像要了他们的命一般,只要别再增加已经谢天谢地了。但如果一旦行情变差,开发的各种产品册销路也会变差,从而使得产品册会逐渐减少。

邮票版式对价格的影响

一般来说邮票的价格由发行量题材和设计三方面决定,但近几年随着版式种类的增加,版式也成为决定价格的因素之一。那么哪些版式对邮票升值有帮助呢?

集邮联名卡——让青少年集邮爱好者走开

邮政部门在执行2017年新邮预定​过程中,真的是坚决、彻底、果断,必须强制性办理集邮联名卡,而不是身份证、集邮联名卡二选一。我们所在城市的邮政储蓄部门规定,16周岁以下的青少年集邮爱好者不能办理集邮联名卡,这就意味着目前全国青少年集邮爱好者们无法通过集邮联名卡的形式预定2017年新邮。

对中国邮政放开新邮销售的思考

随着2017年新邮预定​进行了实名制的改革,影响了部分预订户的利益,尤其是一些大小邮商预订几百套票似乎没有原来那么方便了,大小版的预定更加严格,连预订折都取消了,只有用身份证或集邮联名卡取票,这些都是对我国邮票销售政策的一次洗礼。

感于30年前“开放集邮市场”之呼

处在历史转折时期的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总是令人难以忘怀的。日前,重读王三义于1986年10月16日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文章《改革集邮管理体制 开放集邮市场》,这种感慨便油然而生。

集邮的十个理由

邮促进资本的集中和自由流动。每个集邮者都要买进或交换邮票,有时也要卖出部分藏品。集邮没有危险,在各种剧烈运动流行的今天,没有一种集邮活动像集邮那样,可以一个人悠闲的呆在小屋里,徜徉在邮票之中。

试论编号邮票志号

邮票志号是我国首创的,是与新中国邮票同时问世的。邮票志号有利于邮票管理工作,也方便集邮者收集、整理邮票。“文革”的特定历史时期,开始取消邮票志号,继而恢复,之后又有改进。编号邮票志号具有特殊性,本文探寻恢复编号邮票志号的原因,分析了编号邮票志号的缺欠,探讨了相关问题,并由此对《中国集邮大辞典》相关辞目提出修改意见。

简要回顾新中国邮票预定制度的变革

2017年邮票预定制度又要改革了,我国的邮票预定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史,下面我们来简要回顾一下。新中国建立后邮票是没有预定的,当时的邮票分为纪念、特种和普通邮票,发行后由各地邮局进行零售,同时很多纪特邮票被高价卖出换取外汇。邮票虽然是经常用的东西,可那些限量发行的纪特邮票并非能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