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邮票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邮票设计中的传统文化

与邮票结缘要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那是1945年的冬天,祖母委我给身处石家庄的父母写信。信中仅以我的名义书两行字:“父亲、母亲,我想你们,等你们回家过年!”祖母携我去邮局买了一枚邮票贴于信封上,置入邮筒,言明十日回音必至。果在九日后,收到了父母的回信。看毕信,我用拇指轻抚着信封上那枚小小的方型邮票,一种神奇之感油然而生。有了它,我竟能与异地的父母说心里话。由此我对邮票产生了感情,以致每当收到父母、朋友的来信时,我均会把信封上的邮票用热水泡过揭将下来阴干,小心地夹在书本中。这也算是早年集邮情怀的归属吧。

几天前,念起这段往事,又特意打开了近三年的邮册翻看,使我再一次深深体会到中国邮票文化底蕴中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其表现出几大特色。其一,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其二,有浓郁的中华民族特色,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以文化传统的形式向世界传递。其三,中国的邮票文化一百多年来有一个完整的传承过程,看起来似乎是“年年岁岁花相似”,仔细品来却是“岁岁年年人不同”。其四,在传承中不断发生变化,无论是设计内容还是技巧上都有提高,力争更加完美。其五,在变化中又能与时俱进,更符合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文化需求。

就近几年的邮票来看,更多地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及寓意,其中最突出的是传统文化中的“吉祥文化”,以中国特有的吉祥文化向世人表达美好的祝愿和虔诚的祝福。吉祥文化包括吉祥神灵、吉祥人物、吉祥动物、吉祥植物、吉祥饰物、吉祥宝物、吉祥图案、吉祥数字和吉祥话语等。

《中华孝道(一)》特种邮票

2013年发行的《金铜佛造像》邮票的内容就属于吉祥神灵。佛是教人行善的,我们看到明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就会想起《父母恩重难报经》中记载的释迦牟尼佛给弟子讲述父恩母爱的伟大时说:“我们左肩挑着父亲,右肩挑着母亲,绕着须弥山走啊走啊。走得皮开肉绽,走得血流成河,也报答不了父母的恩德啊!”2013年发行的《感恩母亲》和2014年发行的《中华孝道(一)》邮票都表现了中华孝道的传统美德,使人们懂得了孝道不看,一生遗憾;孝道一读,家庭幸福;孝道一学,家庭和谐;孝道一讲,孩子们才能健康成长的道理。

而每年发行的生肖邮票属于典型的吉祥动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属相,是我们终生的护身符和保护神。各种动物邮票都有它的吉祥寓意,同时也提示我们要与动物和谐相处,保持生态平衡。

2013年发行的《桃花》和2014年发行的《水果(一)》邮票都属于吉祥植物。在中国的民俗神话中,桃树是由逐日夸父的手杖化成。夸父逐日时口渴难耐,弃杖而死,手杖即化为桃树林,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专捉恶鬼。后来人们就用桃木辟邪,以桃花象征吉祥美好,也有了世外桃源之说。《水果(一)》邮票中有苹果、桃、石榴、金橘,分别寓意平平安安、桃寿千年、吉祥如意等,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福。

再看2013年发行的《景泰蓝》、2014年发行的《浴马图》邮票又属于吉祥宝物,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有根有源的。

近几年,传统文化在邮票设计中尤为受到重视。如2013年发行的《琴棋书画》《中国古镇(一)》《南华寺》《中国古代文学家(三)》邮票,2014年发行的《唐卡》《鸿雁传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一)》《元曲》邮票,2015年发行的《拜年》《二十四节气(一)》《挥扇仕女图》《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一)》邮票等,无不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

所以,我们要感谢邮票设计者,他们运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现代文明,为构建当今和谐社会、传承中华五千年文化,在一枚枚小小的票面上搭建了展示的平台。作者:王作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