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邮票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邮文写作的目的不过就是图一个乐字

喜欢写作,更喜欢写邮文,坚持写邮文有几个年头了,没有什么成就,更没有什么名气,专著更是一穷二白。就是图一个乐字,自娱自乐罢了。这些年,写过的邮文林林总总下来,大概一千多篇吧。我写邮文,从来不为发表而写作,不去专门针对邮报邮刊的需求去写作,更不去点评新邮凑什么热闹或是添乱。我一般是根据自己的心情和爱好,想起来什么写什么,谈不上风格,更多的是一种业余爱好罢了。

从《春夏秋冬》看“四字”邮票的发行特点

2017年3月20日正值春分节气,中国邮政发行《春夏秋冬》特种邮票1套4枚,图案内容分别为“春燕剪柳”、“夏荷戏水”、“秋鸡鸣穗”、“冬雪映梅”。至此,中国邮政已发行“四字”题材邮票6套,已然形成系列,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集邮有益健康养生

集邮活动自从1840年世界上第一枚邮票诞生之日就开始了,现在全世界有1亿以上的人有集邮爱好。邮票是国家的名片,人们通过对邮票的收集、鉴赏和研究,既可增长知识,又有益身体健康,达到养生的目的,是一项很有意义又有乐趣的文化活动。

邮票选题该往何处去

每到岁末年初,除了总结一年来的方寸成果,集邮爱好者们还会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新一年的邮票选题,共同期待来年循着这份“清单”而逐一展开的集邮活动更加精彩纷呈。大而言之,有着“国家名片”之称的邮票,其选题涵盖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艺术、自然风貌等各个方面,从某种角度而言,邮票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从五花八门的邮票中即可管窥该国概貌,我国也不例外。

传统集邮媒体面临的信息化挑战与对策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带来了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同时深刻影响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与受众选择信息的方式。以集邮报刊为主的传统集邮媒体,与社会传统的大众媒体一样,受到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的严重冲击。无论是“官办”还是民办集邮报刊,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生存的压力。面对这一挑战,采取怎样的对策?传统集邮媒体能否摆脱困境或未雨绸缪,获得新的发展?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

网络时代集邮宣传的新思考

网络化为集邮宣传创造了新的机遇,并有别于传统的宣传方式。网站的兴起,为集邮宣传开辟了新的阵地;博客的大众性,为集邮者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进入门槛低,操作运作简单,让自媒体大受欢迎,发展迅速。“互联网+”不但改变集邮者的生活方式与集邮方式,也为集邮宣传进行了新的整合。

2017年新邮票之“新”

时值3月,2017年纪特新邮的发行渐入佳境。笔者在欣赏已发行的5套纪特新邮时,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即2017年新邮新意十足,“新”出特色。让我们逐套欣赏一下这些邮票在设计、印制上的“新”。

邮票藏品的取与舍

取与舍是所有邮友,众多藏友收藏中无法绕开的话题。人的本能决定了占有藏品多多益善的“贪婪”。但是,经济实力和精力,又决定了不可能一味的占有藏品,这就需要取舍。藏品的取舍,对于很多藏友而言,始终是一种自相矛盾。面对琳琅满目,各种各样,各个年代的藏品和邮品,总是恨不得全部“据为己有”,恨不得“汗牛充栋”,怎么可能舍去呢。

中国邮票的收藏价值

要说起中国邮票的收藏价值,也许有人会说,哪有什么价值,以后通信没有了,集邮也就消失啦。这种观点对不对呢?且不说邮票的使用权不会消失,就算是已经失去使用价值的古玩瓷器千百年来没有人收藏吗?退出流通领域的一、二、三版人民币收藏价值减少了吗?很不精确的、不能使用的古代舆图没有人青睐了吗?所以说唯使用价值论的观点是错误的、片面的。

邮票的价值与价格

邮票作为国家名片,作为特殊商品,作为文化载体,作为集邮收藏品,作为市场经营品种,作为电子平台的筹码,它有着自己的价值,有着自己的价格。邮票的价值与价格是不能被等同的,但他们是相互联系的,邮票的价格是建立在邮票价值基础之上的。

邮票将成为世界最受欢迎的财富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重点课题揭示:“人类正面临有史以来一次影响最为深远的信息传播革命。”前四次信息传播革命是:语音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以及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等模拟式电子传播。如今方兴未艾的数字式电子传播是一次新的信息传播革命。

邮集过份追求珍罕邮品 与集邮本意渐行渐远

现在邮集想获高奖,珍罕邮品一定要多,在一些邮集作者的心目中,高奖就等同于珍罕邮品。为了追求珍罕邮品,许多集邮者不惜重金四处求购,有的甚至背负巨债。这岂不是自找苦吃吗?集邮的本意是为了怡情益智,为了追求快乐,如果为了获得高奖,甚至负债累累,这岂不是和集邮的本意背道而驰吗!

集邮英语妙不可言

当今,我国精通英语的人铺天盖地,内中熟悉“中译英”的人也不在少数,可是在这个庞大的群体里能胜任集邮翻译的行家可就凤毛麟角了。我们说,集邮术语是非常专业的,有许多是长期以来集邮人的习惯用语,也有不少是约定俗成的行话,若不深入这个领域,哪怕你是外语专家或是大学英语教授也无济于事,我保证你译不出精准的集邮专门名词。

四轮鸡跌跌不休 新邮一跌再跌为哪般?

刚刚过去的周末,四轮生肖鸡《丁酉年》特种邮票大版迎来了横盘多日的再次下跌,即190元跌至170元,下跌幅度超过10%!小版鸡从50元跌至45元,小本票从17元跌至15元。意味着阴跌不止的2017年的新邮将会面临雪上加霜的尴尬。四轮鸡大跌的原因是什么呢?

网厅集邮的酸甜苦辣

如果网厅的效率高一点,速度快一点,就可以正常补寄,加盖当天落地戳也情有可原,能够理解和接受。久拖不决,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就会给后续带来很大的麻烦,影响邮政的信誉,影响集邮者的心情,不少集邮者耗不起,要么从网上高价购买,要么放弃,绝不会有第三条路选择。还希望网厅的管理部门高度重视,认真整改才对。

《千里江山图》特种邮票开局不利,首日步入打折票行列

《千里江山图》特种邮票应该可以算作今年除了鸡生肖票外题材最好的邮票。此票全套9枚,成横三连排列,共三排,小版印制,每版一套,版式和之前和近几年发行的祖国风光系列长江、黄河、长城一致。面值13.2元,规格60*30毫米,版别影写。2017年2月25日发行《千里江山图》特种邮票,当天收盘价降至12.8元,比面值少了4毛,打9.7折。

互联网时代邮报邮刊要敢于担当

集邮活动发展至今,经历了几次较为明显的大起大落,进入互联网 时代,互联网的兴起,网上交投成为当前集邮活动中的一个明显的风向标。邮报邮刊,不管是官办的,还是民办的,互联网对于邮报邮刊的冲击力不容小觑。不少邮报邮刊都有自己的网站,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QQ群,借助互联网 的平台实现受众最大化,扩大自己的发展。

阅读文献集邮真快乐

集邮这种正当有益的爱好,经历了100多年历史演进,历久不衰,它的益处,已经妇幼皆知。今天,谁不集邮,该是一生最大遗憾。目前,集邮发展的趋势,已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的专门学问——“邮学”。

一枚邮票就是一枚“时光标本”

曾经,思念是一枚邮票,邮来是一首回归的想念,邮去是一篇孤独的期待……一枚邮票,不仅在方寸间荡漾着艺术的美感,还有将它轻轻捧起时满溢的感情温度。老舍先生说过:“集邮长知识,嗜爱颇高尚。切莫去居奇,赚钱代欣赏。”这句话是对集邮爱好的最好概括吧。

“原地集邮”方兴未艾,新邮原地不能乱选择

2017年纪特邮票发行工作已经拉开序幕,然而集邮者对新邮原地的探究还在继续,体现出“原地集邮”方兴未艾,受到越来越多集邮者的喜爱。但是,笔者也注意到,一些关于邮票原地的讨论观点有悖于“原地集邮”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