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邮票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特11和特4比较,是否能成为非典第二?

特11《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邮票终于将于明天(2020年5月11日)发行,但今年零售有了新的方式,就是预约,有点像纪念币预约一样,但是必须先交钱。每人可以预约最多4套,刚好一个四方连。5月8日预约首日,集邮网厅又开始崩溃,恢复到几年前的盛况,记得2011-2016,只要发行什么小型张,小版张等紧俏商品,此网站就得挤爆,而且连续1-2个小时无法正常浏览。

集邮者的呼声请莫忽视

近期,《中国集邮报》相继刊发了笔者所撰的《集邮专卖店不能徒有虚名》、《网络集邮周岂能沦为“卖货周”》两篇稿件,直指福建泉州邮政集邮部门长期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引发了一些集邮者的共鸣,但也遭到了泉州市集邮部门主要负责人的恶意抹黑和无端指责,这也是笔者多年与之接触中,所习以为常的。

集邮迎来“直播时代”

集邮是一项赋予时代内涵与特点的群众性活动,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集邮活动的发展一直紧跟各类互联网社交方式的更迭而发展,从QQ集邮群的兴起,到集邮博客、微博的盛行,再到如今集邮微信群、公众号的普及,每一种新型社交方式的进步,无疑都对集邮的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如今,网络直播已经逐渐成为当下信息传播的新力量,集邮如何快速融入其中,并占有一席之地,应当成为摆在集邮界面前值得思考的问题。

新邮“四方连”该怎么供应?

四方连邮票因其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且常附带的边纸上记载着各类邮票的信息和配有装饰图案,故而备受集邮者的青睐。但是,随着我国整版枚数的减少和版式的多样化,经常导致破版后取得的四方连数量减少,与集邮者的普遍需求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也给集邮网点日常服务带来一些问题。

2019年7-8月邮票发行量公布

2020年4月26日邮政终于公布了7-8月邮票发行量,比预期晚了16天。这个版本和前一个版本相比明显增加了许多,虽然也有品种有下降,下降仅十几万,如五岳图和神话,而增加的则达到百万。7-8月发行量实锤后对2019年的邮票价格还是有一定影响的。至少鄱阳湖、军运会、鲁班价格可能会下跌。

700多万的发行量又能如何?还是逃不脱打折的命运!

受到疫情影响的集邮柜台终于全面放开了。2020年在疫情期间发行的三套新邮,今天才得以全面上市。随着这三套邮票的货源放开,原来一直还能维持在面值以上的套票则开始打折。原来以为有了700多万的发行量作保障,2020年邮票应该会远离打折,但市场是残酷的,打折还再继续。

网络集邮周岂能沦为“卖货周”

笔者观察到,中国集邮总公司自从今年二月底推出“上新日​”活动以来,除了通过网厅开展新品预售和积分换购外,还通过“邮票百科”APP推出“大咖说邮”,邀请新邮设计师、责任编辑、邮品设计者畅谈邮票邮品设计心得,集邮者从中得到了许多邮票邮品背后的故事,从而也使得邮票邮品的内涵得到了更大的延展。

短腿中的贵族—四方连风琴折

2009年邮政推出了一个新的短腿品种唐诗三百首四方连风琴折。唐诗三百首是采用套票小版张的形式发行,全套6枚,整版也是6枚,没有办法撕出四方连来。当时的解读是为了满足某些集邮者收藏四方连的欲望,于是发行了唐诗四方连风琴折。

邮政上新日:集邮周的升级版

何为上新日?从今年2月开始每月20日叫做上新日,这一天会有一种拳头产品推出,一般是短腿,必须有大量的积分才有资格购买。除此以外还有一众当季新邮的产品册,一般是2月推出3月新邮产品册,3月推出4月新邮产品册,以此类推。这些产品册值得购买吗?这还得分品种,有些还可以,有些则成为滞销货。下面就来盘点一下2-4月的三次上新日。

2020年第二季度邮票点评

受到疫情影响,4-5月众多邮票延后或取消发行,目前受到影响的邮票有:中印70周年(4.1)、莫高窟(4.20)、交通可持续发展(5.5),最奇葩的是由于疫情才发行的特11竟然也延后了,在发行公告发布后四天延后这还是首次。这也意味着,原本4-6月发行12套邮票,目前只剩下8套。

这“年”,为什么“拜”不下去了?

2020“庚子年”到来之际,连续五年的“拜年”邮票停发了。这倒与今年爆发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患的隔离不谋而合。宅家不出门,拜年不见面,实际上正在今年,已暂停了传统拜年习俗。这也是2020年农历新春的一个百年不遇现象。

集邮的过客与看客

有时候也想,一项招人喜爱的文化活动,不至于落得一个过客的地步。就目前而言,喜欢集邮的人群已经大不如从前,但至少还应该有几百万人,按照官方的统计会员在200多万,经过几十年的大浪淘沙,剩下的都是精华。

本票册 —— 扶不起的阿斗

本票册,又名大本册,英文BPC,是2006年邮政推出的新型短腿邮品,是小本票的豪华升级版。本票册的售价比面值高出许多,从第一本长征70周年开始就成为众矢之的,原本面值仅9.2元,售价竟然高达70元,发行量的确不多,仅35万。第一本并未打出名号,由于售价太高,打折了几年,并未引起关注。

特11延迟发行后的邮市反应

原计划4月7日发行,广大集邮者从2月出就期盼着此票面世,3.31终于公布七天之后发行,没想到四天后宣布推迟。其实怎么设计不重要,关键得发行,况且这些设计师都是老手,经验丰富,设计的也不会差到哪里。原本就众口难调,没想到还是被一些较真的集邮者告御状,最终需要重新设计,只能延后了,但何时再发则没有公布。

微信群与集邮

当今社会,网络无处不在,集邮也不能独善其身。移动网跨入5G时代,一部手机在手就能畅游中国,对于集邮者而言,通过网络订购邮票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手机加载的QQ、微信等聊天工具更是拉近了天南海北朋友间的距离。由于手机微信的便捷使用,微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联络的主要工具,于是微信群纷纷建立,更多的集邮微信群也应运而生,志同道合的微信聊友,共同组成一个又一个的微信小圈子,成为集邮者畅聊的空间

集邮者应该如何看待邮票的发行量?

有些集邮者表面上对发行量不可一世,似乎集邮就该摆出一副是金钱为粪土的样子,不计较价格起伏,不计较亏损盈利,只是关注邮票本身,选题、设计、印刷,这才是真正的集邮者。但事实是每当邮票发行量公布的时候都会成为焦点,尤其是发行量减少的时候更是会成为引爆行情的导火索。发行量到底有多重要?

对新版特11《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邮票的建议

特11-2020《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邮票要推迟发行。其实很少有邮票有二次设计的机会,这次邮政也给特11一个机会,可谓难得。再次设计特11不妨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邮政朝发夕改为哪般?

广大集邮爱好者翘首以盼特11的发行,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3月31日邮政公布将要在4月7日发行特11,没想到短短五天的时间,今日又发出公告要推迟发行,并且公告中并未明确为何推迟发行。要知道就在昨日还在大张旗鼓的宣传,这是为什么?

特11发行量1250万多不多?

2020年刚好是减量年,又赶上提前公布发行量的政策回归,使得今年的邮票即减量又能提前知道发行量,可谓双喜临门。根据已经公布的6套票发行量来看,除了生肖票为4300万,最高发行量冬奥会吉祥物890万,最少中印建交70周年,720万,其他各套也都是700多万,特11发行1250万的确在今年算是最多的了。

是邮票销售的新举措,还是压倒集邮者远离集邮的最后一根稻草?

出售办法这段话明确地告诉集邮者,想买特11-2020《众志成城抗击疫情》邮票,请到网上购买。当集邮者为邮票的发行欢呼雀跃的时候,是否会想到没有邮票可买呢?这个发行通告,将彻底击碎集邮者购买这套邮票的梦想,尤其是目前集邮的中坚力量——老年集邮群体。集邮网厅推出这些年来,那些铁杆邮迷有几人是从网厅购买邮品?依然在延续着传统的做法,到集邮营业厅,在购买邮票、邮品的同时,能与志同道合的集邮者面对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