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邮票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由2019年前七套票来推测2019年最少发行量是多少?

截止到今2019年12月10日,2019年公布了7套票发行量,仅占到全年总套数的22%,但囊括的类别比较丰富,包括生肖、拜年、热门、一般、冷门等多种题材。从这7套票的发行量也能推测出2019年一年的水平。七套票中量最少的是植树节和西游记小型张,均为768万。这个量虽然不敢说是2019年最低量,但和最低量应该比较接近了。植树节作为冷门题材货源较少,这次768万的量实锤之后相信还会有上涨空间

2019年3-4月邮票发行量公布

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2019年3-4月发行量近日终于公布了,和2018年同期相比晚了20天,看来以后都要挽20天了。总体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不少。一个月前网传的发行量再次打脸了,不过个别品种还是蛮准的,如现在大热的植树节,网传为767.98万,而邮政公布的为768.74万,仅相差0.76万,可以忽略不计了。但其他几套差别较大。尽管网传的数字有所差距,但到底从何处流出也是个谜,也许也是有出处的

泰山币的大热对邮市以及新邮发行政策的影响

12月6日泰山币现场兑换,可以毫不夸张地用人山人海来形容,甚至有些地方动用了警察来维持秩序。由此可见,泰山币成为有史以来最热门的收藏品种,生肖邮票和泰山币比完全弱爆了。为何泰山币如此之火爆?对邮市和新邮发行有何影响呢?泰山币的火爆源于市场价高涨,面值5元,在现场兑换结束后涨到了20元,也就是说一个身份证可以获得300元的高额利润,这个利润比邮政的短腿涨幅还高。更关键的是泰山币到处都有收的

李汉梅: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记中国2019世界集邮展览永久会址

集邮给了城市展示的机会,城市给了集邮永久的珍藏。坐落在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的标志性建筑——马蹄莲下的中国2019世界集邮展览永久会址,恍若一部时光机,将时间永久定格在2019年6月,定格在那场举世瞩目、被誉为“集邮界奥林匹克”的盛会。

大小版全国预订量有多少?

自从2003年开启小版预订,2006年大版预订,大小版预订已经分别有16和13年的历史,那么现在全国有多少预定量呢?最近网上爆出2020年大小版网厅预订数量,大版19394,小版86366。这个量应该是全国的集邮者在网厅下的大小版订单的数量。最近几年很多集邮者包括老预定户都是在网厅下单的,然后再到各地邮局取票,很多集邮网点也鼓励集邮者到网厅预订。

忆2017年11月20日狂欢两周年

集邮网厅出了今年大小版的摇号中奖公告,现在中个大小版太难了,虽然都说现在没人集邮了,可是大版竟然有22万人参与,中奖率仅0.45%,也就是1000人才有4.5个人中奖,小版也有14.6万人参与,中奖率也低至0.68%。如此之低的中奖率不禁让人想起了两年前的那次夜宴。

2020年邮票发行计划是不是就真那么不堪呢?

近日2020年邮票发行计划​一出台就引起了各路英雄好汉的吐槽,基本上都是负面的,毫无亮点,毫无新意,1.5元面值增加等。其实仔细推敲还是有一定可取之处的。首先,单枚套票较多,而且都是纪念题材,这样能保证这些票不打折。其次,虽说没亮点,但其实基本上年年如此。

2020年邮票发行计划简析

总体来看,2020年邮票的发行计划并没有什么惊喜的地方,热门题材少之又少,还是比较令人失望的,总结下来有几个特点:1、纪念邮票较多,很多事件无论大小都要发行邮票。2、特种题材比较薄弱,热门品种少之又少。3、面值太高。4、套票枚数较少,最多6枚。5、该填的坑不填了,反而开了新坑,这也是近几年的选题特点。

对2020年邮政改革精神的几点思考

2019年10月24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召开了庚子年生肖邮票贺岁启动会,会上发布了几条信息。这次的信息量比较大,真假难辨,姑且权当是真实的吧,说实在的以下几条信息胡编也不容易。其实总结一下,主要是三点:1.减量30%;2.发行量提前公布;3.邮政内部结算提高供货价格。

回顾2006年邮票发行量减量历程

2006年是编年票中发行量最少的一年,整体发行量和1987年接近,也是32年来发行量最少的一年。那么2006年发行量为何会如此之少,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过程曲折而漫长。2016年发行量2000万,只经过三年就降到800多万,减量的速度并不慢。恐怕这样减下去很快就能击破2006年的最低发行量记录,也许到了2021年500多万的量也不稀罕了。市场是一面试金石,发行量多寡都是由市场决定。

“跌倒”的鲁班令市场前景堪忧

2019年8月24日,中国邮政发行《鲁班》纪念邮票​一套两枚,外加小型张一枚。笔者赶到集邮柜台的时候,看到前面排起了稀稀拉拉的队伍,原本有小型张的时候,人数要远远大于这个场景。走近一看,很多熟悉的身影消失不见了,这也是连续几次消失了。看来,这部分集邮者今年下半年已经选择了退出,令人多少感觉到有点感慨。

《庚子年》能否拯救你——我的邮市

2019年8月8日,备受瞩目的《庚子年》邮票在北京开机印刷。所不同的是,这次邮政部门没有同2018年戊戌狗年、2019年乙亥猪年大张旗鼓的宣传那样,宣称是第四轮发行量最少的邮票,没有用最小量的“噱头”来造势。

2019年邮票发行量简析

2019年邮票的价值高低关键就在邮政有意控量的题材发行量是否能降至800万以下,如果能降至800万左右,那还是有一定潜力的。编年票中但凡发行量在800万上下的都没有打折,多少还有点升值。800万左右的发行量主要是2003年和2006年以及2005年几枚小型张。这些票目前已经成为编年票的佼佼者。2019年是否能够再现辉煌就看这些票的发行量了。

今后新邮的方向在哪里?

2016年开始的一波熊市到今天还未结束,尽管邮政已经连续三年减量,但打折票依旧很多。新邮是市场的基础,发展不好也会影响老邮,最关键的是会影响中国集邮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那么今后的新邮应该如何发展呢?

近几年打折冠军花落谁家

从2016年开始,编年新邮进入疯狂打折的境地。几乎所有新发行的邮票都要打折,而且折扣越来越高,下面就来盘点一下2016-2019打折票的前三名花落谁家。2019年由于邮票并未发行完毕,只统计到神话(二)。这些就是减量带来的结果吧。不过绝大多数新邮依旧打折的格局没有变化,邮政减量还会持续。

2018年邮票的发行量到底减量了吗?

2019年7月30日,终于最后4套票的发行量公布了,至此,2018年全年的纪特邮票​发行量全部公布。很多人都说发行量还是挺大的,似乎也没怎么下降。1200万以上的发行量比比皆是,甚至还有1500万以上的巨量,那么2018年有没有减量,是不是达到了官方在去年所承诺的27%的减量幅度呢?

新邮打折的根源何在?

新邮为何打折,其他国家也打折吗?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人均信件量还是比较多的,邮票可用于寄信和快递,使用量较多,很多家庭都会购买一定的邮票用来寄信之用,和我国二十多年前差不多。最关键的是人家邮票可用于快递,那么可想而知消耗量有多大了。在一些商店如果购买量大的话可能会有非常小幅度的折扣,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没有折扣的。邮票就是邮资凭证,使用收藏两开花!

2019年上半年纪特新邮的三大特点

2019年上半年中国邮政共发行纪特新邮13套,其中纪念邮票5套、特种邮票8套,共计邮票32枚、小型张2枚、小本票1枚、小版张7套8枚,其中不含特别制作发行的新邮特殊版式。纵观2019年上半年的新邮,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新邮发行系列邮票多;二是新邮采用胶雕套印多;三是新邮制作特殊版式多。

探讨邮票用于快递的可能性

现在很多人都提出用邮范围理应扩大,毕竟现在寄信的少了,平信丢失率颇高,而快递已经成为首选,尤其是六一八、双十一、双十二快递量爆棚。即使快递贴票率只有10%,那么对于新邮的消耗都是十分巨大的。如果把寄信、包裹、快递业务整合在一起,统一结算,快递贴票还是有可能实现的,毕竟信件和包裹可以用邮票,他们如何清算,那么快递也可以如此结算。将来快递放开用邮后还可以发行一些高面值的普票

2020年邮票发行量会大力度减量吗?

随着2019武汉世界邮展的闭幕,还有不到四个月2020年新邮预定即将开始,就在此时,邮政公布了2020年减量的消息。这样的消息我们已经连续三年收到,而且都在预订前夕。今年这个消息只不过比前几年公布的略早了一点。希望邮政这次能够履行承诺,大刀阔斧的减量,不要再小步慢跑,贻误战机。题材多发行一些喜闻乐见的,年轻人喜欢的,不彻底改革,今后也难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