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邮票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主题邮局,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主题邮局是北京邮政在社会文化大繁荣及市场经济大发展的前提下,为了扩大业务种类而推出的一种创新型产物。主题邮局自诞生以来,深受广大用户以及集邮者的追捧,同时也得到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目前,各种形式和名目繁多的主题邮局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各地涌现,成为集邮文化产业中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主题邮局,你从何而来

王宏伟:2011年6月24日,《中国集邮报》刊登了《主题邮局引领集邮新潮流》的署名文章。文章提到:“6月18日,在民族文化宫举办的‘北京2011全国专题集邮邀请展’上,中南海邮局、天安门邮局携手两家新成立的‘主题邮局’——电影邮局和老北京邮局集体亮相,在向邮人销售邮品、免费盖戳的同时,也在集邮界掀起了一股主题特色的浪潮。‘主题邮局’的出现,受到了集邮者的追捧,邮展期间,盖戳的、买封的集邮者始终将这四家邮局围得水泄不通”。“主题邮局”的称由此而来。

客文达:所谓“主题邮局”,是指近年来在北京乃至全国范围内兴起的以某一相关主题冠名,附属某一实体邮局的新型邮局模式。集邮者对其基本特征概括为“一个邮局,两块牌子”。当邮局原有的名称对集邮者缺乏吸引力的时候,重新冠名可以为邮局注入新的活力。

其实,很多新生事物或许早已出现,只是有待于人们去认知以及对它的评价和宣传。从这一点来看,《中国集邮报》的这篇报道,为“主题邮局”的定性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主题邮局与临时邮局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只是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叫法而已。因此,我们很难对主题邮局做出准确的定义。

毕晓光:以前,邮政部门对邮政局包括邮政所的命名是严格按照地名或单位名进行,目的是强化区域责任制。近些年来,这种情况有所松动,主要出于集邮目的。新生事物需要实践来检验,不急于下结论为好。

按照我们现在对“主题邮局”的理解,这种邮局其实早在1993年12月26日就已经在北京出现。当时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生100周年,王府井邮政局设“毛主席纪念堂”邮局。此后,1997年11月14日,东单邮政局设立“中国妇女活动中心”主题邮局;1999年8月23日,亚运村邮政局设立“第22届万国邮联大会”邮局;2000年1月1日,建内大街邮政局设立“新世纪邮局”;2004年11月22日,建内大街邮局设立“现代邮展(临)邮局”等。

张明明:“主题邮局”集中出现在2011年,特别是北京市海淀邮区内的各家邮局,大多冠名为主题邮局。北京市海淀区高校密集,科研单位众多,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建设与科技进步必然体现在邮政方面。可以说,主题邮局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缩影。到目前为止,海淀邮区已有中关村、颐和园、西北旺、双榆树、温泉、学院路、北太平庄、魏公村、清华大学等邮局得到主题冠名,其中中关村邮局冠名最多,集“电影”、“祈福”、“未来”等为一身;颐和园邮局相继冠名“爱情”、“丝绸之路”等。

王宏伟:最引人关注的是“爱情邮局”。2011年9月9日,当北京颐和园邮局挂上另一块牌子“爱情邮局”之后,立即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京城30多家媒体的记者蜂拥而至。该邮局刻制了几十把图文并茂的纪念戳供广大集邮者加盖,邮局开发的“爱情护照”也十分抢手。就连多年不进邮局的老年人也前来凑热闹。此后,国内又出现了多家爱情邮局,同样得到各地不同阶层人士的热捧。可以说,爱情邮局是十分成功的主题邮局。

张明明:按照我们现在对主题邮局的理解,我认为可以将“主题邮局”的概念追溯到1929年5月24日至6月7日江苏省邮务管理局在孙中山奉安期间设立在南京的“总理奉安第一临时邮局”。从这件实寄封的邮戳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总理奉安临时邮局”的字样。显然,这就是为社会重大活动而设立的主题邮局。

主题邮局,为你勾勒轮廓

王宏伟:主题邮局是一个全新的事物,究竟对它怎样定位,集邮界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当然,也没有必要急于对它下定义。但是,既然谈论主题邮局,我们还要勾勒出它的一些基本轮廓,这样对谈论问题会有好处。

毕晓光:开发主题邮局就是依据优势资源,借助热点事件和地域特色,顺应社会需求,拓展服务领域,利用邮政优势,帮助人们进行感情交流,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因此,主题邮局的冠名是与时代音符紧密相连的。例如,“爱心”、“爱情”、“平安”、“祈福”、“太空”、“中国梦”等。这些名称往往能够聚拢人气,唤起人们的激情,给人们以精神寄托。

我认为,判定主题邮局的重要依据之一,是看该邮局的设立是否与所进行的活动相关。例如:“故宫博物院”邮局是为了配合“世界博物馆日”相关活动而设立,当然可算作主题邮局。

客文达:北京多数主题邮局都是依托实体邮局而设立,也就是上面所说的“一个邮局,两块牌子”。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保持了邮局原有的服务模式和人们的用邮习惯,并且给人们带来新感觉。此外,判定是否主题邮局还有一个依据,就是该邮局有无编号。例如:故宫邮政所(已撤销)的编号为207所,它不是主题邮局;而“故宫博物院”主题邮局没有编号。

张明明:启用相关文字日戳是主题邮局的最基本的要素。因为邮戳既是邮政业务印信又是邮局权利的象征,是一种信誉的保障,更是一种法律的依据。所以,没有启用邮政日戳的邮局,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邮局。我们认定主题邮局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启用带有主题邮局名称的邮政日戳。

王宏伟:开发与邮局主题相关的集邮品,是主题邮局的一大特征。像太空邮局所出售的集邮品都是与中国航天相关的主题;而动物园邮局所出售的集邮品都是与动物相关的主题,特色非常明显。这种特色正是此前北京各家邮局所欠缺的。

客文达:邮局的装饰与陈设属于主题邮局的硬件设施之一。它不仅仅是为了渲染主题,而且是增强邮局个性的有效方法。长期以来,由于本着“世界上只有一个邮政”的理念,国内各地的邮政局、所从室内到室外,形成了大同小异的格局和环境。主题邮局所营造的特殊范围,也是它们聚拢人气的重要砝码。

王宏伟:爱情邮局不仅体现在名称上,而且在邮局的内部陈设上也有所体现,邮局的墙壁、信筒等一改以往传统的绿色,而改为紫色。太空邮局将信筒设计成火箭式样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并且在墙壁上悬挂一些反映航天题材的照片,渲染了邮局的气氛。

如果说爱情邮局和太空邮局的室内装饰在渲染主题邮局的气氛,那“大清邮政信柜”邮局从里到外的装修上就更胜一筹。它模仿了老北京街面建筑的典型特征,复制出清代北京邮局的内部环境,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主题邮局,不同视角中的你

王宏伟:主题邮局的名称均冠有相关的“主题词”。这些主题词带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根据这些主题词我们大体可以将主题邮局分为两类:一是具象型名称,包括地名、单位名称、会议名称、活动名称等。像“天坛”、“故宫博物院”、“第22届万国邮联大会”、“世界草莓大会”等;二是抽象型名称,像“新世纪”、“动漫”、“圣诞”、“爱心”、“爱情”、“未来”、“平安”、“中国梦”等都属于此类。

张明明:如果从此前主题邮局的设立性质来看,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种:

一是常设性。例如:“新世纪邮局”、“天安门邮局”、“大清邮政信柜邮局”、“爱情邮局”、“航空邮局”等。这些邮局都有固定的营业地点,有固定的标识或牌匾,还有文字日戳使用。新世纪邮局的文字日戳虽然不再使用,但邮局门前的牌匾至今没有撤销。

二是临时性。例如:“第22届万国邮联大会邮局”、“现代邮展邮局”、“花卉博览会邮局”、“辰龙邮局”、“甲午邮局”等。这些邮局所使用的日戳都带有“临”字,它们在完成了预期使命或达到规定日期之后就撤销了。

三是间歇性。例如:“圣诞邮局”、“电影邮局”、“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邮局”、“地坛书市邮局”等。在这些邮局中,有的依托实体邮局,有的没有依托。它们在每年固定的日期或有重要活动的时候才挂牌营业。这些邮局的业务很简单,以平信和集邮业务为主。而地坛书市邮局则以印刷品业务为主。

毕晓光:从主题邮局的服务来看,我认为又分为两种性质:一是综合性,二是专项性。综合性是指那些有依托的主题邮局,用邮者可以在邮件上加盖带有主题词的日戳,然后按正常邮政业务进行交寄。像“新世纪”等邮局就是如此;专项性是指那些以集邮为目的设立的临时性的、或无依托的主题邮局。这些邮局的设施大都比较简单,只能接收平信业务,以及出售集邮品。像“天安门”等邮局不能收寄挂号信函。

客文达:我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主题邮局的分类,就是“有根”和“无根”,或说成主题邮局的设立地点与邮局的主题是否产生有机的联系。例如:“天坛”、“第22届万国邮联大会”、“现代邮展”、“中国历史博物馆”、“花卉博览会”等邮局设在相关的现场,属于“有根”;而“新世纪”、“圣诞”、“中国福”、“丝绸之路”、“平安”、“完美”等邮局,似乎依托在哪家邮局都可以,因此归结于“无根”。

主题邮局,名利双收的你

王宏伟:从实际效果来看,“主题邮局”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花费了最低的运作成本,得到了较好的社会反响,获取了令人满意的经济效益。主题邮局在软件设置方面也是精心策划的,有些邮局聘请社会名流担任名誉局长,借此提高邮局的知名度。例如:天安门邮局聘请知名导演张艺谋担任名誉局长;太空邮局聘请航天英雄杨利伟担任名誉局长;航空邮局聘请空军试飞英雄李中华担任名誉局长。社会名流的加盟,引起新闻媒体的浓厚兴趣。

毕晓光:主题邮局的设立目的大体可归纳为四点:一是为邮票发行而设立,特别是举办邮票首发式的地点,设立主题邮局可以为活动增添光彩。2013年3月16日,《桃花》特种邮票发行时,仅北京就出现了两家“桃花”主题邮局;二是为社会重要活动而设立。像第22届万国邮联大会、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国庆大阅兵、世界草莓大会等;三是为集邮活动而设立。像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成立30周年、邮票钱币博览会、北京现代邮展等;四是为发展旅游而设立。像北京动物园、龙潭冰雪节、故宫博物院等。

张明明:主题邮局的设立目的也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为了临时性通邮。例如:“第22届万国邮联大会”、“奥申委”、“绿色家园”、“地坛书市”等;二是以集邮为目的。像“现代邮展”、“电影”、“虎坊桥”、“甲午”等。可以说,多数主题邮局的设立是以集邮为目的。

王宏伟:追求社会效益是设立主题邮局的目的之一。我曾经参加过很多主题邮局的开业仪式,大部分场面都是异常火爆。2011年11月1日,“中国邮政太空邮局”的牌子挂在北京西北旺邮政局大门一侧。此事吸引了京城大批新闻媒体记者,纷纷前来采访和拍照,可谓声势浩大。记者们的“长枪短炮”瞄准了为太空邮局揭幕的航天英雄、太空邮局名誉局长杨利伟。由于揭幕的动作过快,有很多记者没有拍到满意的镜头,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下,杨利伟只能重新再来一次。也就是说,大部分媒体所刊登的照片,是第二次揭幕拍摄的。

上述情况表明,主题邮局的设立达到了三个目的:一是提高了邮政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向社会宣传了邮政的存在,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力;二是满足了广大集邮者的需求,促进了集邮文化的良性发展;三是邮局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了扭亏增盈的目的。

张明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经济效益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获取经济效益理应建立在社会效益的基础之上。单独追求那一方面,都不会出现完美的结果。

主题邮局,造福集邮者的你

王宏伟:主题邮局的不断设立,对广大集邮者来说无疑是件好事,它对丰富集邮者的收藏,提升集邮品的和谐度,都起到很好的作用。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如何开展对主题邮局邮品的收藏,如何有效地利用主题邮局的平台,让“主题邮品”在集邮文化中发挥作用。

客文达:主题邮局的邮品进入集邮展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编组主题邮局的专集。例如:在去年12月举办的北京市第六届现代集邮展览中,一框类《北京雷锋邮局邮资机戳》就是专门反映主题邮局的展品;二是将主题邮局邮品编入相关邮集。主题邮局邮品虽然属于近期素材,竞争力较弱,但如果用得其所,还是能起到化石点金的作用。

毕晓光:北京市目前有邮政局、所将近800个,而主题邮局的数量超过它们的10%。尽管它带有一些人为色彩,但它的产生与发展仍属于邮政历史的组成部分。因此,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制作和研究主题邮局的邮品,对记录邮政特别是主题邮局的历史是十分重要的。收集范围可以是窄范围的,仅限于北京或某一省市;也可以选择全国范围的;还可以按专题进行收集和研究。

王宏伟:主题邮局的邮品很多可以用在专题类邮集中。例如,“阳光”可以用于《阳光》邮集;“国家图书馆”、“地坛书市”可以用于《图书》邮集;“辰龙”、“甲午”可以用于生肖题材邮集。在北京现代邮展中,很多参展者还将主题邮局邮品编入一框类、开放类、节俭类等展品。如果将主题邮局开业当天的纪念封集中一起,还可以编组首日封类展品。

张明明:主题邮局对原地集邮产生一定影响,有一部分主题邮局可以作为原地邮品的寄发邮局。例如:寄发《天坛》邮票原地封,“天坛”总比“永安路”好;寄发与故宫相关的原地封,“故宫博物院”总比“地安门”好;寄发天安门原地封,“天安门”总比“王府井”好。此外,充分利用主题邮局所开办的各种业务,制作出与众不同的集邮品,也是检验集邮者水平的一项标准。

客文达:主题邮局对极限集邮所产生的影响似乎更大一些。因为极限片只加盖邮戳而不实寄,它对主题邮局的要求就是一把邮戳。追求邮戳文字的和谐,是集邮者最在乎的。因此,那些带有具象性词语的主题邮局,对于以实体存在为原则的极限片来说,是极其渴望的。2009年的“天安门”主题邮局、2013年的“故宫博物院”主题邮局,着实让集邮者“爽”了一把。

主题邮局,对你充满期待

王宏伟:主题邮局的快速发展还是近二三年的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不尽人意之处。因此,有必要对主题邮局进行客观的分析,并提出集邮者自己的希望,以利于邮政部门总结经验,更好地为集邮者服务。

毕晓光:效益发展不均衡是主题邮局存在的问题之一。开发对路产品应该是今后的努力方向。没有相应的“主题邮品”出售的主题邮局是十分尴尬的。例如:设在某博物馆内的主题邮局,在一块“黄金宝地”设立的柜台上,仅摆放3把邮戳供参观者加盖。每每有人询问有没有与博物馆相关的集邮品时,得到的回答总是不厌其烦的“没有”。这种情况说明,邮局方面对设立主题邮局的准备不够充分,或者对来到博物馆的人们在集邮方面的需求并不了解。

客文达:部分主题邮局业务不够完善,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例如,主题邮局应公开为用邮者服务,而不应仅仅为了开发集邮品而设立。例如,2011年设立的某家主题邮局,没有依托实体,没有公开服务。在某邮展展场的摊位上出售由它们开发的集邮品。有集邮者要求加盖该邮局的日戳而遭到拒绝。任凭集邮者怎样央求,邮局人员却无动于衷。这种情况虽然是个别的,但却造成不好的影响。

毕晓光:现有的主题邮局存在界限不清的问题。例如,“中国禁毒万里行”邮局,依照有关规定,该局无权在北京以外的地区开办邮政业务;而“中国邮政太空邮局”实体在北京,而邮戳上并没有“北京”字样,也存在界限不清的问题。此外,信息不畅阻碍了广大集邮者对主题邮局的光顾。

张明明:主题邮局的冠名应该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继续本着地域性命名的原则,尽可能做到“接地气”;二是严格审批制度,避免主题邮局名称的随意性或盲目性;三是本着全心全意为公众服务的宗旨,求真务实,避免走形式。有关部门要倾听集邮者的呼声,科学地冠名主题邮局。

客文达:在此前北京邮政设立的主题邮局中,为重大社会活动、集邮活动以及邮票发行而设立的占据多数。这说明主题邮局为集邮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除此以外,重要的节日也是设立主题邮局的最好契机。如果说我对主题邮局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2012年7月8日未设立“国家博物馆”主题邮局。

王宏伟:我们对主题邮局的话题进行探讨,其目的是希望广大集邮者对主题邮局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希望邮政部门在设立主题邮局时,能够充分照顾到集邮者的利益,倾听集邮者的呼声,让主题邮局这个新生事物持久、健康地发展下去,实现邮政企业和集邮事业的双赢。此文将发表于《中国集邮报》2014年2月14日第7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