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邮票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做封留住集邮“火种”

现在很多集邮的人都不会收藏实寄封,更不知道如何制作首日实寄封,都是买一本年册,束之高阁,美其名曰“集邮”。

稍有点邮识,听别人说集邮不集封,十年一场空的,开始收藏首日封。简单图省事的,从中国集邮总公司或者网上邮商处预定一套,每年按时收藏就可以了。亲自制作首日实寄封的,亦或是更自然一点的自然实寄封的越来越少。

制作首日实寄封或者自然实寄封的邮人,常常在邮局柜台听到最多的就是普通人的质疑“现在还有人写信啊?”在这些人看来,手机、互联网已经一统天下的情况下,这些还在使用几乎最原始通信工具的人,的确有点不可思议。

不可思议的事情还很多,一方面是集邮人员老龄化加重,新鲜血液得不到补充和加入,宣传引导不到位,热衷集邮的年轻人越来越少,骨干人员不断流失。另一方面却是少得可怜的现存的集邮者主要以“年册族”为主,买邮票就是买册子,对各种实寄封的收藏、收集、制作、交换一窍不通。

实寄封的收藏制作和交换中,还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信销票的收藏,信销票的收藏因为票源问题,也面临着日益枯竭的状态。部分信销票收藏爱好者通过互寄自然实寄封,或者封洗自然实寄封等形式,来解决票源荒问题,客观上对于实寄封的收藏是一种损失。

集邮不集封,十年一场空。每个实寄封收藏爱好者中,绝大多数以制作首日实寄封为主,自然实寄封为辅。这就造成了客观上的集封变成了集首日,常态化的各种自然实寄封主要是依旧通过信函联系的非集邮者使用产生,这些人不是集邮者,选择邮票往往都是普票为主,有价值和高含金量的自然实寄封不多。

为了弥补各种首日实寄封和自然实寄封的不足,笔者近两年开始,通过首日互寄的形式,同全国各地邮友交换首日实寄封,还通过非首日制作自然实寄封的形式,制作少量自然实寄封,问题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多少问题。

假定每次首日制作20套首日实寄封,一套不留全部转让,也不过是让20个邮友受益,加入每年30套邮票,每次转让人不一样,也不过600个邮友受益,穷尽30年制作首日实寄封,全部转让不同人,不过是18000个邮友受益。

一个人的力量太小,无法形成作用,更无法影响整个收藏市场的走向,集邮集封迫切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百万级的集邮者队伍,全部参与首日实寄封收集活动,虽然无法从根本上撼动千万级的发行量,但是只要坚持不懈的参与和使用,就有可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进而带动和影响这个集邮收藏市场走向。

因此,广大邮友,不妨在新邮发行首日,用你们手中的新邮,给天南海北的邮友,给自己寄发一封首日实寄封,让集邮更有意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