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邮票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邮总能否提前公布邮票印刷量?

关于印刷量或是发行量的提前公布自古有之。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是提前公布的,如台湾省,在公布图稿时就将发行量公布于众。我国历史上也提前公布过,1984年以前,每套邮票的发行公告都会有印刷量一项,如1983年的猪票印刷量是1200万,当然这是个概数,第二年公布实际发行量为1275.96万,比提前公布的印刷量略多一些。有的则要更少,如1980年的猴票提前公布的印量为800万,而在后期的邮票目录上则改成500万,实际发行量440万。1981年以前的发行量相对不是太准确,并且都是整数,而1981年以后的发行量相对准确一些,一般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甚至四位。

1984年以后发行量不再提前公布,而是改在第二年的4月以后一次公布,最晚7月公布,但数字相对精确。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2000年。2001年邮政进行改革恢复提前公布发行量的传统,发行公告中带有发行量的信息,偶尔几套有发行之后补报的情况,并且由原来的印量改成发行量,基本上也都是整数。如2001年第一套票为“世纪交替千年更始”,1月1日发行,但在之前就公布了发行量为1700万,这一年大部分套票都是1700万,小型张为1500万。这样的提前公布发行量持续了五年。

2006年邮政采取了国外一些国家的做法,即邮票先发行,但不公布发行量,销售期(半年)过后,将没有售出的邮票统一销毁,并在半年之后公布发行量。2006年行情已经濒临崩溃,预定量锐减,再加上第一年实行此制度,销毁还比较严格,发行量公布的也比较及时,2006年12月初就公布了当年1-3月的发行量,由于严格进行了销毁,使得前三个月的套票发行量降到了780多万。这样的制度一直实行到现在,已经12年了。令人遗憾的是,2006年发行量公布的还比较及时,而现在已经是2018年2月,却连2016年的发行量都没有公布完毕,的确太慢了。

虽然发行期过后销毁也是个不错的政策,可以有效的减少发行量,并且还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但到了现在已经无法严格执行下去了。各地邮局截留严重,尤其近五年来,产品册泛滥,各地都需要票源制作产品册,不管市场如何,只要是册子就能赚取高额利润,谁也不想把没卖掉的册子销毁,裸票裸版都被截留制作各种产品册,销毁基本上已经不存在,印刷量几乎就是发行量,销毁制度已经名存实亡。而提前公布纪特邮票发行量本是国际惯例,这个惯例我国也并未完全抛弃,如邮资明信片邮资封还是提前公布的,纪念币纪念钞也是提前公布发行量,为何邮票就不能提前公布呢?既然半年之后销毁已经是个笑话,干脆邮政恢复2001-2005的提前公布发行量的制度,可以每五年将库存的邮票以及不符合邮政需要的邮票统一进行销毁,并及时公布销毁的数量,这样才能更好的还给广大集邮者知情权,才能让大家理性的消费邮票。

2018年刚刚开始,邮票仅发行了三套,完全可以从今年实行提前公布发行量的制度。2017年和2016年第四季度的邮票发行量可以按照之前的制度执行,而今年的则可以提前公布,3月份开始执行。相信这样一来,广大集邮者是十分欢欣鼓舞的,起码大家不用猜来猜去了,邮政也不用被埋怨,是个双赢的局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