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这一百多年来,集邮的历史也曾经有过自己的辉煌,国际性邮展常年地在世界各大城市不断举行,这些邮展对宣传集邮,普及邮识,对弘扬文化,传播文明,对相互了解,促进和平,增进友谊,都起了重要作用。这是有目共睹,众所周知的。
但我认为集邮热度不如体育,特别不如足球,甚至不如京剧,不如垂钓,不如摄影那样深入人心,那样吸引人,那样广泛普及,那样有凝聚力。就拿中国来说,十三亿人口大国真正集邮者不是很多,高潮时可能人多一些,而爱好足球的人将近三亿,爱好京剧的也有两千万左右,垂钓、摄影更是普遍。所以,集邮要想持久开展下去,在现代生活中继承与发展,更深入更广泛地普及集邮。我认为要在党的六中全会的精神鼓舞下,大胆地创新,大胆地改革。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而集邮则是邮人的精神寄托,要想吸引更多的人来集邮,不能墨守成规,不能因循习旧。台湾邮友何彼秾先生早在几年前就曾呼吁集邮应少一点邮味,多一点趣味,多一点快乐。说得好,邮味多,集邮的门槛高了,则来集邮的人少;邮味少,快乐多,则来集邮的人就会多。我们应勇于开拓,勇于走前人没有走的道路。对过去的传统,敢于挑战;对过去的陈规,敢于打破,才能适应新的形势。近两年来我看了上海和广州的杂技,深有所感,那真是群英荟萃、异彩纷呈。而且涌现了许多新的节目,深受人们的欢迎。杂技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化传统,既有民族的内涵,又有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杂技到现在,已有了大的突破,不拘泥于过去的耍坛子、走钢丝、钻火圈,而是更贴近生活,杂技不仅有传统杂技,而且有体育杂技、滑稽杂技等。体育杂技,既健身又容易学,滑稽杂技既保持了杂技的内涵又逗人喜欢。对此我们集邮不要再钻牛角尖,不要再往象牙塔里跑了,我们的集邮在现代生活中应怎样继承与发展?实践证明,下面这些集邮的形式是深受群众欢迎的。
一、绘画集邮
这已经有许多先例,台湾著名集邮家薛少棠先生,早在六十年代,就将邮票分成不同颜色、图案,再加以细心剪贴,在白纸上剪成各种不同的画,如山水、人物、花卉等。薛少棠先生是河北人,年轻时在东北做皮货生意,对老虎的习性比较了解,后来他就将邮票剪贴成各种不同的老虎,栩栩如生,分外好看。美国著名的《生活画报》就曾将薛少棠一幅老虎的邮票贴画刊在上面,受到欢迎。其实,早在三十年代,上海一些集邮家就曾以一些普通邮票或残缺不全的邮票剪贴成一幅幅画。有的还将这些邮票贴在明信片的背面,寄给邮友,别具一格,深受欢迎。可是这些年来很少见有邮票剪画。也很少有人撰文介绍和推广。邮票剪贴画可以培育人们美好的心灵,增强人们的审美观念,我认为一些邮报、邮刊可以宣传介绍。
这些年来,流行的手绘封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新。手绘封可以根据邮票的内容,根据时代的需求,适应邮友的喜好,在封上进行绘画,在手绘封方面卓有成绩、深受邮友欢迎的有江西的熊世俊、甘肃的王育国、长沙的吴章让、湘潭的王福祥、海口的柯锦华等。他们的手绘封在邮展展出,获得一致好评。另外还有剪纸封,这些剪纸封主要配合生肖邮票的发行和革命人物的邮票,来进行剪贴,这方面有长沙的秦石蛟和徐明星、江苏的陶铨、山东的顾品芬等,他们的剪纸线条优美,不落俗套,特别是对人物的剪纸,栩栩如生。在这次长沙举办的“辛亥革命邮展”上,徐明星先生展出他的《辛亥革命风云人物》剪纸封,一炮打响,引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后来,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还特邀请徐明星先生在该学院展出,受到该院师生的高度的好评。
二、幽默集邮
在这方面,著名的德国漫画家海茵茨·梯恩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他匠心独具,思路开阔,往往一枚邮票在手,他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能构思出一幅幅令人开心的集邮漫画来,用简练幽默的笔法,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丰富多彩的集邮活动。画面生动,含义隽永,使人在笑声中受到教益和启迪。
国内也有不少邮人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取得成绩较大而又为广大邮人喜爱的,如老九、郑南初、任立忠、霍国维、刘七星(已故)的集邮漫画,都很有特色,各有千秋。特别是老九,他的《集邮幽默画》很耐人寻思。一枚邮票在他的笔下可以画出许多有意义的漫画。他们为集邮闯出了新路。我们也可以参考、学习,将一枚邮票再联想到各种不同的意境,从中得到心灵的快慰。我们应大力提倡幽默集邮,特别是对老年人集邮。我曾多次撰文说过,集邮就是为了快乐,应该多幽默一些,风趣一些,不快乐不集邮。即使邮票套牢了也不要紧,集邮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健康,其他都无所谓。像老九骑“邮”下扬州,像刘七星执笔闯江山,快快乐乐地生活,让邮票成为快乐神,让天下仕男仕女,健康长寿,这就是我们老年人集邮的目的。
三、诗歌集邮
如诗人唐海波、方崇元、楚域、黄立慰、万石诗、周星槎等以及已故著名诗人胡少吾、向蔚圃、方培基、卢志成等,都是驰名大江南北的集邮诗人。他们既是邮迷,又是诗人,他们的邮册,别具一格。每一张贴片上,又有邮票又有诗,邮票是那么精美,诗歌是那样清香,真是诗情画意,意境高尚。请看唐海波咏马年邮票的诗:“风华岁月驰驱尽,锦绣山河顾盼舒。前路更需千里足,旧时伯乐不曾书。”写得何等地好呵。再请看胡少吾先生生前在《衡山》邮票那一贴片上的一首词,实在太美了:“画意朦诗意朦,白云飘渺目无穷,是幻是真难辨得,人间天上祝融峰。”他的想象竟如此丰富,如飞驰的白云,如疾去的火花,这样的诗歌集邮岂不比传统集邮更高一筹吗?长沙青年邮友万正仁,他将长江三峡邮票配以著名的歌词作家乔羽的《巫山神女》:“我是云,我是雾……”看了这样的邮集,使人浮想联翩,思潮滚滚,这比单集一套套邮票不是好多了吗?我们又何必拘泥于那传统的集邮呢?打破旧传统,闯出新路子,集邮将在本世纪有新的格式出现啊!
四、旅游集邮
旅游与集邮结合,是开拓集邮一个最好的途径。现在旅游在我国正方兴未艾,祖国河山无限好,一路邮情一路戳,枚枚戳戳风景美,汇集成册如画图。年轻的邮友李明亮,自费游览祖国三千多公里海岸线,将南海、东海、黄海、渤海沿岸的大大小小城镇三百八十多个的风景戳全盖在在他的邮册上,现在他又沿着万里长江前进,去收集长江沿岸的地名戳。著名邮学家赖景耀会士和北京的林轩会士、卫利军先生,安徽的徐敬宾先生、常州的沙正华先生、武汉的郭迅先生、长沙的杨松华先生等邮友,他们经常到各地旅游,拜访当地的邮协和邮友,同时参观各地的风景并在明信片上盖各地的风景戳,他们的“三U”旅游,在全国很有名,并且出了一本书,名叫《三U 您好》,受到大家的欢迎。这“三U”旅游是一个大胆地创新,可以说将集邮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既增长了邮识,扩大了见闻,身心健康,我们应该大力提倡。特别长沙一位年轻的集邮爱好者,名叫甘波,这些年来,和一些邮友、车友组织自驾游,三次前往西藏,不畏艰险,不怕困难,不管气候何等恶劣,始终坚持将集邮与旅游结合。每到一地,即忙着盖当地的邮戳,现在盖了已经有二百多枚了,难得的是他们到了定日,这是珠穆朗玛峰登峰大本营所在地,定日是去珠峰的必经之地,这里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爱好者、旅行爱好者和集邮爱好者。定日海拔5280米,经常零下20度,甘波为了盖定日大本营的邮戳,不顾严寒,竟在定日的冰山下住了一晚,可见他们是何等的爱好集邮,现在收集西藏200多枚邮戳的,在国内没有几人。年轻的甘波为我们集邮闯出了一条新路子,他回到长沙后,我们集邮界的朋友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会,听取了他们的报告,深受鼓舞,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欲与天公试比高。”我们也要去西藏,我们也要去“天路”,我们也要自驾游。是甘波,是年轻的一代将中国的集邮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值得推广。
五、激情邮展
每当我看到中央电视台播放《激情广场》时,我想我们的集邮为什么不可以来个《激情邮展》呢?这些年来,我们的邮展,内容丰富,上下古今无所不包,而且每次邮展,规模一次比一次大,耗资一次比一比多,出售的邮品也是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可是我认为,没有哪一次邮展能像《激情广场》这样,使观众全身心的投入邮展,浑然一体。而只是忙着去买邮票,盖邮戳,寄首日封和纪念封,看邮展的人固然很多,但是能真正领会邮集具体的内涵,了解邮集的来龙去脉的人为数不多。这是我们邮展的一个通病,当然更谈不上像《激情广场》那样,让人欢天喜地、心潮起伏。为什么做不到呢?因为我们举办邮展的方式方法没有很好的改进,而只是把邮集一展就万事大吉了。展不展在我,看不看在你。我总感到,邮展的主持人,邮集的主人,与观众零距离太少,很少和观众在一起交流。这原因很多,但只要开动脑筋,将集邮搞得像《激情广场》那样热火朝天,我们也是可以做到的,事在人为。要想邮展吸引人,搞得如火如荼,就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可以在邮展大门口,请军乐队或当地的合唱团,或小学生组成的歌咏队,轮回演出,不停顿的演出,天空上飘扬着五颜六色的氢气球,广场上竖起鲜艳夺目的彩旗,大厅里播放着新中国六十多年来发行的各种邮票,同时免费赠送各种集邮宣传资料,你看看吧,何愁没有人来参观。另外邮集的主人,要自己站在邮集的前面讲解。如自己普通话不行,或年大体弱站不了那么久,就请一些年轻的邮友或女大学生做你的邮集的形象大使,这些年轻邮友讲解一定会非常流利,满面春风地向观众微笑,你看有人来不?另外我们在展览大厅或者是会议室,请老集邮家讲集邮知识。免费为大家盖各种邮戳,同时低价出售各种盖销票,最好一袋一袋的出售。拒绝高价邮品,拒绝“披金带银”。过去不是要把多余的邮票放火烧掉吗?又何必烧掉呢,何不将它制成一袋一袋的盖销票出售给观众呢?这样做,我认为就是符合民情,符合邮人之心啊!最近长沙集邮家曾凡勇先生写了一篇文章《中国集邮对世界集邮的影响》,他从邮政史的角度阐述了邮票的诞生和集邮的起源及历程,从中国受世界的影响开始集邮,到通过中国集邮家和集邮大众的不懈努力以中华文明特色文化对世界集邮事业作出贡献的一系列历史实例,论证了中国集邮对世界集邮的影响力在日益加强。说明了我们中国邮人责任重大,我们应在中共中央六中全会加快文化大发展的精神鼓舞下,加快我们集邮的改革,促进中国集邮事业的发展,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让我们开始新的征程吧!去迎接那光辉灿烂的集邮春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