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邮票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漫话集邮灯谜

灯谜,是我国宝贵的传统文化,是隶属于民间文学的一种特殊文化形式;集邮,属于收藏门类,是风糜世界的高雅文化活动。集邮灯谜,是将集邮与灯谜相结合的新文化形式。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在元宵佳节时举办灯谜猜射的习俗。

在古代,“谜”被叫作“瘦辞”、“隐语”、“射覆”。后来分为两枝:一是在民间流传,以诗句或顺口溜形式出现,以猜物为主的,叫“谜语”;二是以文人创作为主,节日挂在灯上供猜射的,叫“灯谜”,也曾叫“文虎”、“灯虎”。集邮灯谜其形式为后一种。

集邮灯谜应具有三要素:一是“谜面”,可以是文字、图案,要求简炼、成文、上口、高雅;二是“谜目”,即指出猜射范围,要求具体、确切;三是“谜底”,要求与谜面字字相扣、无懈可击。集邮灯谜要求既有“谜味”又有“邮味”,且谜面与谜底不能相“犯”。例如,谜面为“收票重品相”,谜目为“集邮称谓”,谜底为“集邮爱好者”,三要素齐全。其中“好”字一字两读音,则是“谜味”;面、底均与集邮有关,则为“邮味”。若将谜面改为“集邮重品相”,“集邮”两字出现在面、底中,则叫“相犯”。

集邮灯谜有别于一般灯谜,其谜底应当与集邮(名词、术语、书刊、活动、人物、……)、票品(类别、称谓、印刷、面值、版式、研究、……)、邮政(机构、宣传、员工、工序、……)等有关。

集邮灯谜的谜面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是以文字形式为谜面。例如:“免费补胎(邮品名称) 无票封”;“以酒会友 (集邮名词) 品相好”。二是以邮票、邮品图案为谜面(谜底可以是与“邮”无关的内容)。例如:置一枚J67《鲁迅诞生一百周年》邮票作谜面,谜目为“成语”,谜底为“百年树人”(鲁迅原名周树人);置T70《壬戌年》(狗票)四方连票作谜面,谜目为“字”,谜底为“器”。

由于集邮灯谜是由传统灯谜繁衍出来的,同样带有“谜格”。所谓谜格,是制作和猜射中必须遵循的规律。谜格很多,经常出现的有白头格、粉底格、秋千格、卷帘格、徐妃格、求凰格、探骊格、……。制作和猜射带谜格的灯谜,需要具备一些基础知识,这可以通过查谜书和请教谜家解决。例如:“航空信(邮票别称.秋千格) 邮飞” ,秋千格的谜底为两个字,需颠倒读方合谜面。本谜中,以“航空”射“飞”;以“信”射“邮”,直解为“飞邮”,打“秋千”后为谜底“邮飞”。“群英会上寻张飞(邮票名称,粉底格) 黑便士(是)”,粉底格的谜底最后一个字是音同字不同的“别字”,夲谜中,用“士”换“是”,即得谜底。“观摩方寸展(学科,卷帘格) 集邮学(学邮集)”,卷帘格的谜底在3个字以上,要求将谜底全部倒过来读。本谜中将“学邮集”三字倒读为“集邮学”,则为射中。“方寸甲天下(探骊格) 邮票.桂林山水”,探骊格是一个无谜目的谜格,谜目隐于谜面之中。本谜“方寸”射“邮票”(谜目),再用“甲天下”射“桂林山水”(谜底)。

每一条集邮灯谜都是一个好的作品:文字优美、知识性强、趣味浓烈。谜作不会是一般的问答题,也有别于常见的歇后语,需要动一番脑力方可解出。这是因为:谜贵在“曲”,曲能通幽。如,“萧何为何月下追?”,打一清代通信机构,谜底为“信行”。谜信于拈来“追韩信”之典,又巧用“行”的一字多音,谜味甚浓,为谜之“曲”。又如:“函授”,打一集邮宣传用语,谜底为“寓教于邮”。大家都知道,函授不需课堂教学,只邮寄教材供学习,谜底中的“邮”字,在谜中同时表现出了它的名词、动词属性。另,以“函授”为谜面,也可以猜集邮术语“邮识”,还可以猜邮票名称(卷帘格)“教师节”(节师教)。

猜谜时,需要了解一些猜灯谜的常用的的规律。如,谜面上出现“谜”字,谜底中则可能会有“虎”字,因为猜谜巳有俗定:灯谜叫“虎条”,“猜谜”就是“射虎”,“猜谜人”就是“打虎将”。反之,谜面中有“虎”字,谜底中就可能有“谜”字。此外,“方寸”与“汇款”可与“邮票”互射;“酒”、“品”、“春”可以互射。因我们常将主人请客叫“作东”,故“主”与“东”、“客”与“西”可以互射。因生肖与天干地支有关,故在相关灯谜中,“寅”与“虎”、“丑”与“牛”、“申”与“猴”等均可互射。

参加集邮灯谜竞猜活动是对参予者综会素质的一种捡捡,要求猜谜者具有较丰富的集邮、灯谜和涉及方方面面的百科知识。寓教于“邮”,寓邮于“谜”,诚望更多的邮人、谜友参予集邮灯谜竞猜活动。参加活动的过程,将给大家带来节日的欢乐,得到知识的启迪和美的享受。作者:赖景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