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事物或行动对人或事表示怀念,是为“纪念”。纪念的方式有很多,文字、影视……而邮政为纪念国内、国际上重要人物、重大事件或其他重要纪念性内容而专门发行邮票,本身又有特殊的意义。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日中国邮政将于当日发行/1一套13枚,小型张1枚。
邮票表现内容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及相关历史背景,包括经典战役场面,表现了革命英烈英勇、顽强、不畏牺牲的精神。小型张画面以《大刀进行曲》雕塑、长城、红绸、和平鸽为主要元素,色调的大胆运用,形成强烈的色彩反差和视觉冲击力,现实主义的雕塑凝聚了抗日的决心以及全民族为胜利而欢呼的喜悦之情。
作为我国历次纪念抗战胜利题材邮票当中发行枚数最多的一套,邮票设计背后有怎样的故事,经历了哪些“波折”?日前,记者采访了邮票设计者李晨、小型张设计者于雪。
一波三折的“多套”邮票
细心的集邮爱好者不难发现,按照2015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中国邮政原定于8月15日和9月3日分两套发行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邮票,第一套原计划一套8枚,内容为8个抗战纪念馆结合8场战役;第二套原计划一套2枚,小型张1枚,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为主题。两套邮票的设计工作分两组同时进行。于雪介绍:“早在2014年12月,两组就已开始工作。我印象很深,12月30日,我所属的第二组召开了第一次选题工作会,而在同一天第一组已召开了第二次工作会。”
两组的人员组成和工作方式也完全不同,第一组采用特约的方式,第二组则是竞标。为了参加竞标,于雪准备了多套方案,包括有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和奥斯维辛集中营标志的“缅怀历史”图稿,以打结的手枪雕塑为元素的“珍爱和平”图稿和以海陆空三军及我国最先进的军事装备来展现国威的小型张图稿等。最终,于雪从激烈的竞标中脱颖而出:“定稿的小型张原是我设计的两枚邮票之一,过程中为了配合第一套邮票,竖版改成横版,最终确定为小型张后,又改回了竖版。”
相比于第二组竞标结果的不确定性,第一组特约鲁迅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李晨则没有悬念,李晨从2010年开始已经设计了4套邮票,邮票编辑温文雅说他“造型能力很强”。但是,没有悬念并不意味着一帆风顺。经与有关部门反复研究,并广泛征求专家学者意见,两套邮票合为一套,8枚邮票在增加了2枚后,又增加到13枚。李晨笑着说:“我用半年时间设计了8枚一套的邮票,用了一周时间设计了2枚‘一套’的邮票,又用一周时间设计了3枚‘一套’的邮票,一共打了13仗,一个人的抗战不容易呀!”正是因为设计者高超的造型能力和高效的工作,才成就了风格统一、枚数最多的我国纪念抗战胜利邮票。
至于为什么选择抗战纪念设施为主要元素,据国家邮政局副局长赵晓光介绍,邮票紧密结合国家关于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宣传的要求,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展现了抗战纪念设施。这些纪念馆都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抗战纪念设施、遗址,而且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这样的表现对于配合深入发掘抗战纪念设施、遗址的历史内涵,广泛组织开展群众性的参观和纪念活动,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充分认清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犯下的罪行,牢记中华民族抵御侵略、奋勇抗战的历史以及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巨大牺牲和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异曲同工的设计之妙
在这套邮票的设计中,李晨采用建筑在前历史背景在后的形式,以绘画写实的方法,使用凝重的黑色色调,给人以肃穆庄严的感觉。画面通过黑色与白色的对比关系,用单色表现人物的结构和气质,单色的运用也烘托了战争的残酷与艰辛。李晨运用不同的笔触勾画出不同的线条及横切关系,营造不同的氛围,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立体的艺术效果。
在小型张及原定第二组邮票的设计中,于雪以版画等艺术形式,使用设计和创意的手法,整体以黑、白、红为主的色彩搭配,恰巧与邮票的黑、白色调契合。
李晨,1963年出生,198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长期从事连环画、插图及中国画研究;于雪,1984年出生,2011年进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专业从事邮票设计工作。两位设计者年龄不同、经历不同,甚至从未谋面,但在邮票设计中都融合了自身对抗战的理解,用单色来反映抗战主题的思路不谋而合。
据邮票印制局编辑设计部艺术总监夏竞秋介绍,正因为邮票和小型张使用的颜色较少,在印刷时得以使用两种黑色——普通网线黑和高网线黑,后者可以使邮票上人物的皮肤纹理更清晰。
而在设计的细节处理上,李晨和于雪的精心也不谋而合。在设计“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这枚邮票时,李晨原本画的是驻守北大营的战士拿大刀反抗日军侵略。经向“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相关人员核实,李晨了解到当时驻守北大营的战士并不使用大刀,而是用较好的德械装备。对于松山攻坚战中的飞虎队飞机,李晨则网购了飞机模型,挂在灯下“照葫芦画瓢”。为了精确表现人物动作,李晨还找来模特,但并不是其所在学校的学生,而是一位练过武术、学过京剧的画家,李晨称之为“武术指导”,“一般的学生舞刀弄枪都不在行,照着这样一位专业的模特画,动作才传神、好看。”
小型张从最初的创意到构图,历经无数次修改,“齿孔由常规比例调整为特殊比例,连和平鸽的脚趾数编辑王静都曾仔细数过。”于雪的理解是,政治题材邮票不同于其他题材,准确无误是最基本的要求,“经过层层审查、把关,中国邮政发行的邮票是相当严谨的,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我设计这套邮票的原则是实事求是、尊重历史,满怀崇敬之情传递正能量。感谢中国邮政给我这样的机会,让邮票上的纪念馆都来为我挑错,我深感这是一种荣幸!”对于邮票设计的严谨,李晨也感同身受。
最后,我们用李晨邮票设计杂记里的话做结语——正义终将胜利,胜利的硕果将为全世界崇尚和平的人民所共享!我们头顶上的这片天空曾经历血与火的洗礼,那圣洁的白云背后,是刚刚远去的硝烟,而那穿越时空的不朽的抗战精神,将永远壮美而震撼!作者:王楚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