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我暂时“停止”了集邮,停止购买邮品已经达到了1年左右,转而开始进行自我“休克”疗法。如今,集邮越来越让我们这些骨灰级的邮友们感觉到很无奈和看不懂。
我习惯收集信销票,更喜欢收集首日信销票。可是新邮当天往往买不到,只能去邮市花高价钱购买。我们这些喜欢收集信销票的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那就是这样高价购买的新邮,再跟全国各地几个不错的邮友互寄,收集到的这些价格昂贵的实寄封,却舍不得剪下来清洗成信销票。这样,实寄封到收集到了不少,信销票却寥寥无几,适得其反白白增加了收藏的成本。
信销票的价格远远大于新邮,新邮只是在发行初期价格被邮商们人为控制和哄抬炒作上去,本来应该在新邮价格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信销票,反而远远高于新邮价格,还是一“票”难求。
更令我们备受打击的是,绝大多数的新邮上市没有多久就会价格直线下滑,让集邮保值增值成为一句空话,更不要说价值投资规律了。很多集邮爱好者们费心劳力制作的各种实寄封片,根本无法拍卖和交易,鲜有人成交和青睐,成为不折不扣的“鸡肋”和垃圾。
邮政部门投递这些集邮“垃圾”和附属品也是漫不经心,丢失和损毁时有发生。这就形成当前中国集邮界一个有趣的“怪胎”,那就是一方面集邮者们义愤填膺,甚至是怒不可遏。另一方面却是邮政部门的推三阻四,不理不睬,甚至是不闻不问。集邮者们是伤心流泪又破费,真有一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感觉。
一年多了,我暂时告别了购买邮品,不是不再集邮,而是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探讨,集邮究竟是那个环节出了问题。面对广大集邮爱好者口诛笔伐的各种弊端和“潜规则”,中国邮政的管理本门究竟是知道,还是不知道,是知道了不愿意管,还是不敢触动既得利益团体的小利益。为什么不在新邮发行首日敞开供应新邮,反而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寻找自欺欺人的理由,用苍白的辩解给广大集邮爱好者们掩耳盗铃的解释。
真心希望邮政部门好好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要不把集邮者的利益和诉求当成耳旁风,不要让我这样的骨灰级邮迷全部离开了集邮活动,邮政部门才幡然悔悟。恐怕那时,悔之晚矣。作者:西安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