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邮票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从首届集邮学术培训班看集邮学术新视野

全国集邮联学术工作委员会首届集邮学术培训班6月14日至15日在美丽的南国海滨城市珠海市举办,全国集邮联第六届学术工作委员会的学术委员和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集邮协会和行业集邮协会的集邮学术骨干、学术带头人共计60余人参加了培训班的学习。全国集邮联特邀林轩、谢孜学、魏钢、李近朱和孙海平向参会人员进行了精心的授课。全国集邮联副会长兼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孙蒋涛做了开班讲话和培训总结,对首届培训班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对于以后继续举办培训班寄予厚望。全国集邮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成冬青主持了培训活动。

这次培训班为全国集邮联学术工作委员会首次举办,培训班的授课和学习,传递出一些新的信息,也给中国集邮界带来一些新的启示,值得我们认真的总结和反思。

一、什么是集邮学术研究?

培训班的第一课由全国集邮联第五届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林轩会士主讲,他讲了集邮学术研究的基本概念、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由于这一届学术委员中增加了不少新面孔,同时以往的集邮学术培训工作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所以进行集邮研究的基础知识培训是有一定的意义和非常必要的。

林轩副主任首先讲解了学术和集邮学术研究的定义,他讲到:所有涉及邮政史、邮票史、集邮史和集邮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就是集邮学术研究,这从根本上廓清了集邮学术研究的基本概念。

他把集邮学术研究划分为“传统集邮研究”、“专题集邮研究”和“集邮活动研究”,而不使用以前通用的“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的概念。传统集邮研究按研究对象分为三类:邮票、邮政用品等传统邮品;复合邮品、邮政业务、邮资、邮路、邮戳、邮政机构以及新兴的航空集邮、航天集邮、极地集邮、船舶集邮等;涉及集邮文献研究的文献集邮等。专题集邮研究则是对邮票邮品图案的研究。集邮活动研究是对集邮者、集邮群体、集邮活动为基本研究对象,包括集邮历史、集邮文化、集邮观念、集邮组织、集邮服务、集邮市场等等集邮理论方面的研究。

以前的集邮研究分为“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一般把对具体邮品的研究称为“微观研究”,涉及邮票、邮资、邮戳、邮路等具体而微的内容,而把对于邮政史、邮票史、集邮史、集邮活动、集邮人物等的研究称为“宏观研究”。其实这种分类方法也并不科学,所谓的微观和宏观也是相对而言的。对于集邮的研究,任何和集邮有关的研究内容都可以归入集邮研究的范畴,比如对于邮驿的研究,既涉及邮政沿革问题等邮政史问题,也涉及邮驿用品如火票、排单等具体的邮品,同时由于近年来多部邮驿史邮集的编组和参展,还涉及了集邮展览的问题,所以它就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课题,而不是用宏观或者微观就能概括进去的概念。

关于集邮学术研究的目的,长期以来集邮界并没有明确的界定。特别是集邮作为一种业余爱好,并没有人对集邮学术研究有特别的要求,兴之所至,各行其是。全国集邮联成立以来,成立了五届集邮学术委员会,特别是第五届,更名为集邮学术工作委员会,加强了对集邮学术工作的研究和领导,对各省集邮协会的集邮学术机构的建立和组成以及工作的方向和内容也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这就从全国层面上对集邮学术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明确强调集邮学术研究要为集邮展览提供研究成果、为集邮活动提供发展思路,而不能仅仅停留在个人兴趣和理论探讨的层面上。

二、如何进行集邮学术研究?

关于集邮学术研究的方法,林轩副主任根据近年来集邮学术研究的现状,结合一般学术研究的方法,列举了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模拟法、文献研究法、个性研究法、信息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并具体加以说明,对参加学习班的学员启发很大。

林轩还就集邮研究的方向提出了以下几个见解:一是要有新发现,即有新发现,或者在原有研究成果上赋予新的内涵;二是要探索未知的邮史,如从未研究过和涉及过的内容;三是要纠正以往的史实,如新出现的邮品纠正了以往的阶段性成果或者推翻了原来的“既成事实”等。

集邮学术研究论文是集邮学术研究成果的主要展示形式之一,针对目前集邮学术研究中存在的论文写作不规范的状况,这次培训班特别邀请了魏钢先生讲解集邮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国家规范和要求。他从什么叫学术论文、论文题目的拟定、论点的确立、论据的使用、论证的方法、关键词的选取、论文内容提要的撰写、格式的确定以及参考资料的罗列格式等方面,参照国家对科技论文的严格规定一一作了详细的讲解。不少学员表示,通过讲解,才算真正了解了什么是论文,论文怎么写,并表示以后要严格按照论文的格式写作集邮研究论文。

李近朱先生则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述了集邮研究的丰富多彩,提出了集邮感悟文章或者集邮心得文章是否属于集邮研究成果的新问题,引发了大家的新思考。

三、集邮学术研究如何为集邮展览服务?

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集邮研究与集邮展览“两张皮”的现象,这次培训班专门安排了全国集邮联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谢孜学讲解“邮资票品研究如何为邮展服务”。全国集邮联成立以来,集邮学术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作为集邮的两项重要工作,集邮学术研究和集邮展览一直存在着各自为政、各说各话的“两张皮”现象。针对这一现象,谢孜学主要讲解了集邮学术研究方向的选择问题和集邮研究的成果如何应用于集邮展览的问题。

作为传统的“微观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集邮界对邮品的研究一直非常重视,许多老集邮家穷其毕生精力,对某一类邮品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一门学问、一个学派,成为专家。比如对大龙邮票发行日期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有陈湘涛、杜圣余、刘广实等多位集邮家参与探讨研究;对红印花的研究,海内外一大批集邮家倾力收藏和研究,形成了以黄光城为代表的邮坛“红学家”;对于区票的研究,钟笑炉、居洽群、沈曾华等老一辈集邮家的研究成果都成为集邮界不可替代的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这一类邮品的数量的限制,许多邮品都是孤品,长期以来并没有形成邮集,这些重量级的研究成果对于编组邮集和集邮展览几乎没有产生作用。随着近年来中国集邮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收藏意识的提升,一批邮坛孤品如“红印花小字当壹圆”的回归,一批著名珍邮如“稿”字四方连再次走入邮集,使早期集邮研究的成果和珍邮拥有者的研究成果有机结合起来,在邮集编组和集邮展览上完美展现出来,有力地提升了中国集邮展览的水平,令世界集邮界刮目相看。

谢孜学副主任指出,现在不少集邮爱好者对邮品的研究热情有所降低,特别是平时对邮品不研究,只有在编组邮集时才想起邮品研究的重要性,才匆忙对所使用的邮品进行研究,这多少带有一定的实用主义色彩,也很难保证研究的水平和质量。他还结合自己具体的邮品指出,有些邮品的考据和研究需要投入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邮品上的邮票、邮戳以及所体现的邮路等的考证,需要对照相当多的资料,有些第一手资料还要寻访当事人才能得到,有些则需要到档案馆、资料馆查阅大量的原始档案才能找到,绝非一朝一夕的功夫能够达到的。而且在编组邮集的过程中,几乎每一件重要邮品上所体现的集邮信息和研究成果都必须了然于心,才能够运用得到,恰如其分,才能够做到集邮研究服务于集邮展览。

四、如何在国际邮坛上发出“中国声音”?

全国集邮联成立以来,中国的集邮展览水平在逐步提升,中国集邮家的邮集在国际邮展、世界邮展上屡屡获得金奖、大金奖乃至国家大奖等高等级奖项,全国集邮联一直在提倡从“集邮大国”向“集邮强国”努力。那么如何实现“集邮强国”的目标呢?孙海平会士的讲解也许会对大家有所启发。他提出,集邮强国的标准不仅仅是邮集水平的提升,也体现在集邮学术研究成果的提升,目前的情况是,中国的邮集制作水平和集邮展览成就可以说已经在国际上有了一定的地位,而集邮学术研究的成果在国际上尚未得到应有的认可。这中间有许多客观原因,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一直并不重视集邮学术研究的对外交流和集邮学术研究成果的走出去。

客观地讲,中国集邮家进行的各种集邮学术研究可以说成果斐然,这从全国集邮联会报会刊以及各省级、市级集邮协会会刊乃至各类社会集邮组织出版的各种学术型集邮刊物的数量、质量上可以表现出来。每年出版的集邮图书,特别是个人文集和集邮论文集,也体现着集邮研究成果的丰富多彩。然而,中国的集邮学术研究往往是在“闭门造车”,墙内开花墙内香,主要原因是:一是没有对外交流的主动性;二是缺乏对外交流的途径;三是语言沟通有障碍。为此,他建议:全国集邮联要加强集邮学术研究成果的对外交流,积极参加或者推荐论文作者参加国际集邮学术交流活动,让中国的集邮学术研究成果在国际邮坛上有交流的机会;希望全国集邮联的会刊《集邮》杂志能够利用自身优势,承担起来集邮学术研究成果对外交流的重任,在出版《集邮》增刊时,对其中有较高水平的文章翻译成外文,对外发行和赠送交流。学术委员也建议,除了以上两条之外,各地出版社出版的集邮图书如果有适合对外交流的,不妨“走出去”,翻译成外文,和国外出版社联合出版,以便在国际邮坛上发出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

五、对新时期集邮学术研究的期待

新一届集邮学术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相关领导多起强调集邮学术工作要有新思路、新视野,研究要有新方法、新成果。全国集邮联举办集邮学术培训班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基础工作,这一举措得到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集邮协会和行业集邮协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也得到了与会学术委员和学术骨干的一致好评。学员们在学习过程中会上认真听讲,会下多方交流,普遍感觉时间虽短,收获颇丰。

不少学员在讨论中积极发言,谈想法,提建议,真正体现了主人翁的姿态。不少学员认为,对集邮的个人兴趣一旦上升为集邮学术研究,就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带有团体性质的问题。一个组织,特别是全国性的集邮组织,必须按照一定的要求,对集邮学术研究工作确定大的研究方向,对其所属的学术委员的研究方向进行摸底,同时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分类指导和引导,使其研究工作摆脱各自为战的自发状态,发挥集体的力量,对集邮学术方面的重点课题和难题采取集体攻关的方法,组织团队,形成合力,集中攻克一些难题,在本届学术工作委员会任期内,要形成一批能够站得住脚的坚实的研究成果。为此,委员们建议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一是恢复将学术委员进行分组的方法,分为若干个专题小组,以便于集中攻关,早出成果。二是针对目前学术委员队伍老化现状,尽可能多的吸收中青年集邮研究者加入集邮学术委员的队伍,可以不设名额限制,不拘一格吸收委员。三是加快集邮学术研究队伍的培训工作,希望能够尽快举办第二期、第三期培训班,以便更多的人通过培训加入到集邮学术研究的队伍中来,壮大力量。

学术委员在讨论时也建议:自从2004年举办首届全国优秀集邮图书评选至今已经十年了,十年来全国各出版社出版了数百本集邮图书,这是集邮学术研究的重要之一,全国集邮联应该在今年或者明年适当时候举办第二届全国优秀集邮图书评选活动,使这一深受全国集邮爱好者期待的活动延续下去。

六、集邮学术研讨会的新实践

培训班的最后半天,全国集邮联举办了以“辛亥革命九十周年”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共征集到论文67篇,原本准备在广州举行高层研讨会,因为活动安排的原因,临时决定在研讨班结业前进行研讨。在研讨之前,林轩作为学术委员副主任,对论文进行了全面的点评。他认为,此次论文征集活动由于主题的限制,征集到的数量偏少,而且符合主题的论文更少,给评审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就征集到的“文章”而言,有的从形式上虽然符合“论文”的格式,但是从内容上却不是“论文”,至多算是一篇文章,部分文章就连格式也不符合,没有主题词、内容提要和参考文献等,主题不突出,论点不鲜明,论证方式也有问题,有待提高。但是其中也有一部分比较好的论文,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合理,格式严谨,是比较好的集邮学术论文。部分比较好的论文已经刊登在《集邮》杂志增刊上,同时也邀请了部分论文作者在本次研讨会上做学术交流。

论文交流摈弃了传统的照本宣科式的宣读方式,而是由论文作者介绍主要观点和论据,参会的学术委员们现场点评和提问,进行探讨。会议安排湖北陈波、天津张效建、四川骆远鑫、湖南卢伯雄、浙江张雄等人分别介绍了他们的论文的主要论点,参会的学术委员则针对他们的观点和文章进行了现场点评和探讨,探讨中,委员们真话实说,没有虚头巴脑的奉承话,直指论文中的不足之处,论文作者则通过委员们的“挑刺”,进一步发现了论文的不足之处,得到了提升。

比如湖北陈波的论文,就一件抗战时期的邮品论证抗战时期的邮路。林轩点评道,就一件邮品的介绍和分析来说,这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但是仅仅通过一件邮品就得出相关结论,论据略显不足。孙海平就自己掌握的相关邮品和史料为陈波的文章补充了三点论据。谢孜学结合此文谈了民国时期军邮的特点,从另外一个角度点明了集邮学术研究的一种思路。王宏伟则从研讨的形式上认为论文作者发言速度过快,不利于探讨论文。

再如四川骆远鑫的论文,他首先介绍了论文写作过程中收集资料的过程,然后介绍了在写作之前如何根据邮票和搜集到的资料确定主题,同时对邮票根据主题进行甄别,挑选出和论文主题密切相关的邮票进行研究和探讨,还对其他同类论文中邮票选取不当的问题进行了指正。研讨中,大家普遍认为其对该主题邮票的搜集和研究比较透彻,但是也指出了其不足之处。有的学术委员认为该文对“黄埔精神”的提炼不准确,没有严格按照中宣部统一的宣传口径进行系统的阐释,概括过于随意。林轩认为此文虽然对于邮票的研究比较透彻,但是概括、分析、论证过程相对简略,作为集邮学术论文还有待加强论证环节,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黄剑波则从出版的角度指出,该文参考文献中所列的一本邮票图录为“非法出版物”,虽然学术论文的著录规范中没有明确要求所参考的文献必须为正规出版的出版物,但是所参考的出版物的质量高低影响着论文所依据的论据的质量,所以提请广大论文作者应该注意参考文献的权威性。

七、更多的思考

学术培训班圆满结束了,然而留给大家的思考却没有结束。在结业式上,孙蒋涛副会长作了总结发言,他对集邮学术工作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同时也对学术委员们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

对于学员们扩大学术研究队伍和进行分组的建议,孙蒋涛副会长表示,集邮学术研究队伍建设的问题一直是他分管集邮学术工作委员会以来最为关注的问题,他希望通过培训班,能够吸引更多的中青年集邮爱好者热爱集邮学术研究,培养出更多的中青年集邮学术研究人才,使中国的集邮学术研究能够对集邮水平的提高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对于今后的培训,他提出:培训内容要更加更加深入,更加丰富多彩;培训方法更加多样化,比如针对邮展中的问题进行专题培训,对于如何将对邮品的研究成果体现在邮集中可以举办专题培训班,培训对象就不限于学术委员,学术委员对此不感兴趣的也可以不参加,同时要吸收邮集制作者参加培训,以便通过培训,提升邮集水平。

孙蒋涛副会长希望学员们认真总结学习成果,发挥各自特长和优势,能够成为新时期中国集邮学术研究的带头人,像种子一样撒向四面八方,早日开花结果。此文将发表于《中国集邮报》2014年9月5日第7版  作者:王宏伟  黄剑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