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邮票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趣读《2014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

2014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已由国家邮政局审议通过,并在11月29日《中国集邮报》公布,细读之后,笔者感到,2014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一是特(特种邮票)强纪(纪念邮票)弱的格局没有改变。

从该计划看,2014年共发行27套纪特邮票,其中,纪念邮票11套,特种邮票16套。与往年比较,2014年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的占比差别不是很大。但特种邮票在发行套数上还是明显多于纪念邮票,而且在题材的广泛性上也明显优于纪念邮票,这种“特强纪弱”的格局没有改变。纵观最近多年的纪特邮票发行,无论是从题材的广泛性、画面的精美程度及人们的喜爱程度上看,特种邮票无疑更受邮迷欢迎一些,中国邮政在特种邮票的设计印制上投入的相对也多一些,其中,不乏名家设计。为此,笔者认为,今后中国邮政也应在纪念邮票的选题和设计上拓宽思路,加大宣传造势,多出精品。

《甲午年》马年特种邮票

二是邮票发行时间分配比较均衡。

其中,上半年发行14套,下半年发行13套(给增发留有了一定余地);在四个季度中,第一季度发行6套,第二季度发行8套,第三季度发行8套,第四季度发行5套,每个季度发行的邮票套数相对均衡,第二、三季度较密集一些;在十二个月份中,九月份发行4套,是发行套数最多的月份,二和十二月份分别发行1套,是发行套数最少的月份。没有出现一天发行两套和两套以上邮票的情况。其中逢周六、周日发行的邮票有13套。这种有序的发行安排,特别是充分利用双休日的假期发行纪特新邮票,照顾到集邮爱好者的收藏热情,方便购票,无疑受到广大集邮爱好者的欢迎。

三是题材的选择突出了时代感。

2014年纪特邮票题材分布广泛,内涵丰富,既体现了对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和事件的纪念,也涵盖了国际友谊、文化艺术和民生成就等题材,突出了时代感。在27套邮票中至少有9套邮票具有比较强烈的时代感。如:嫦娥三号成功实现月面软着陆,令人振奋,《中国首次落月成功纪念》邮票的发行,让众人期待。倡导孝道和尊师重教社会风尚的《中国孝道(一)》、《教师节》邮票,传递了正能量。展现当代人生活情趣和维权观念的《网络生活》邮票和《保护消费者权益》邮票,都是首次推出,令人耳目一新。其它如《2014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第十届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中国梦-民族振兴》等邮票,无不展现了当今中国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文化繁荣、和谐发展的新气象。

四是系列发行的邮票亮点纷呈。

系列邮票是中国邮政纪特邮票的一大亮点,受到集邮爱好者的广泛喜爱,其中,生肖系列邮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系列邮票、中国古代名画系列邮票等,已成为新中国纪特邮票中的经典之作。2014年纪特新邮票发行计划体现了明显的系列特征,亮点纷呈,除了上述系列,《猛禽(二)》是继1986年发行《猛禽(一)》邮票后,时隔27年再次发行《猛禽》系列邮票;《中国现代科学家(六)》,保持了这一系列的邮票每隔3至5年发行一套;《中国梦-民族振兴》是继2013年发行《中国梦-国家富强》之后中国梦系列的又一力作。另外,新增的《水果(一)》、《中国孝道(一)》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一)》等系列发行的邮票,都让邮迷们充满了期待。作者:金陵邮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