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邮票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邮票上的毛公鼎铭文

时下中国,不少地方都有所谓的“毛公山”,外出旅游,保不住什么时候导游就会在你耳旁大呼小叫:“快看快看,对面的山像不像”在我看来,像与不像,都可以见仁见智,不必认真对待。让人慨叹的倒是诸如此类的“傍名人”现实。看来,在世俗的认知中,名人和伟人中的一些,其实只是与当代人的利益有关,要不,怎么连所谓的“西门庆故里”,也引得不少地方趋之若鹜呢?

不过,本文题目中提到的“毛公鼎”,却与伟大领袖毛泽东无关。毛公鼎是公元1843年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的一件西周青铜重器,出土时相当完整。鼎腹内铸有32行、近500字的关于“册命”毛公的铭文。这个宝鼎,就是毛公为了报答天子的煌煌大恩而铸造,并期望子子孙孙永远宝用,人称“毛公鼎”。

我最初知道毛公鼎,是源于毛公鼎铭文。先严老大人写得一手好字,也藏有不少碑帖,其中就有毛公鼎铭文。小时候读此帖,只是觉得好看,随着年龄增长,读帖渐多,才慢慢认识到它的出类拔萃。至于“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之誉,乍一听来似乎显得多少有点儿极端,但对照着毛公鼎铭文细细体味,却会感到此言乃有据之论也!

2003年2月下旬,/1发行,全套共2枚,票面图案分别为《西周·毛公鼎铭文》和《秦·泰山刻石》。缘于对毛公鼎铭文的喜爱,我在发行当天就买回家欣赏。但说老实话,面对着出自著名邮票设计师王虎鸣之手的这枚邮票,却颇感失望。原因是出现在票面上的,仅仅是4行20多个字的局部,根本不曾展示出毛公鼎铭文那夺人魂魄的美。但转念又想,以邮票的方寸之地,你难道还可以奢望在上面看到毛公鼎铭文的全貌吗?就这样吧!毕竟,毛公鼎铭文登上“国家名片”,总是能让喜爱它的人大感欣慰。

更让我欣慰的是,就在毛公鼎铭文登上邮票的10天前,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曾和毛公鼎咫尺相向。毛公鼎出土后,很快就成为国内、乃至国际收藏界追捧的文物,有赖诸多爱国志士的努力,才不致流落异乡。如今,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宽敞明亮的展厅里,被誉为镇院之宝的毛公鼎显得庄重且安详。我长久地注视它,洋溢在心中的,是一种难以言状的感动……作者:商子雍(著名文化学者、陕西省作协杂文专业委员会主任、陕西省杂文学会会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