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邮票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闻锺:电台约稿之十五“集邮就是政治”

邮票是弘扬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精粹的重要宣传载体,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历史、艺术和科学文化的真实缩影。在不同历史时期,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把自己国家或地区最引以为荣的、最有先进代表性的事物和信息展示在邮票上,让邮着随着邮件、信件到达天南海北,四面八方。邮票是国家主权的组成部分,具有极为明显的政治倾向性和严肃性。从1890年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25年间,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邮票,其中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大量出现了“异国同图的邮票”。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和爱德华七世的头像先后印制在了60多个英殖民地和属地的邮票上。德国的殖民地一律使用德皇的游艇为邮票图案,美国更简单,干脆把美国邮票加盖地名作为殖民地邮票来使用。这些“异国同图的邮票”成为帝国主义疯狂侵略、瓜分世界的真实写照。

邮票是一种政治宣传品,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政治倾向,反映不同阶级利益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所有接触邮票,观察邮票的人们都能活动或少地直接从邮票上受到感染火或启迪。中国早期的邮票以龙为图案,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一直崇拜的神灵,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近代随着中国走向世界,龙也成为国家的徽记,龙的图案实质上代表了中华民族。新中国建立后初发行的几套国旗、国徽、开国大典邮票,以浓郁的喜庆色彩、图案、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精神风貌。

邮票的宣传作用有时是潜移默化的,有时又是起决定性作用的。1880年,法国一家公司承包了建造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工程,几年之后,由于地形复杂、技术欠缺和资金不足等问题,准备放弃这项工程。而富有的美国人正准备建造尼加拉瓜运河或巴拿马运河,在国会形成了两派,其意见相持许久,但两派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沟通两大洋。最后经过激烈辩论,时任的美国总统和大多数国会议员赞同在尼加拉瓜修建运河。这时候时间已经是1902年春天了,美国议会准备就修建尼加拉瓜运河进行表决的时候,加勒比海的一座火山突然剧烈喷发,尼加拉瓜国内一片混乱,而此前尼政府曾向美国保政府证,当地的火山都是死火山,不会对拟修建中的运河造成危害。此时决心营建巴拿马运河的法国工程师菲利普来到美国,准备游说美国政府。他忽然想起1900年尼加拉瓜发行过印有莫莫通博火山图案的邮票,,该火山就坐落在拟修建尼加拉瓜运河的线路附近,邮票画面上画的是一缕浓烟从火山口徐徐上升,随风飘扬,简直与火山喷发是的情景一摸一样。菲利普匆匆跑遍华盛顿,买到了90枚同样的尼加拉瓜邮票。第二天清晨,每个参议员的桌子上出现了一个信封,,里面有一枚邮票和菲利普的亲笔留言:“尼加拉瓜火山活动的官方见证。”参议员们见到了留言和邮票,慎重地改变了意向,并在投票时主动放弃了尼加拉瓜方案,并且一致同意在巴拿马修建运河。1914年8月15日,巴拿马运河正式开通。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枚邮票决定了一条运河的命运,假如不是那枚“火山”邮票的帮忙,恐怕世界上就不会有巴拿马运河了。难怪日本的集邮家水原明窗说“集邮就是政治”。 作者:闻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