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邮票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闻锺:电台约稿之八“邮票的要素”

邮票不仅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也有一定的观赏性。构成邮票也具备一定的要素,通常将邮票的铭记、面值、图案这三项称作邮票的三大要素

铭记,是邮票票面上表示发行该邮票的国家、地区或发行机构的标记。万国邮政联盟1874年规定,各国邮票必须印上国家铭记,以便识别,1989年下修订《万国邮政公约》时又加以明确规定,各国邮票应以拉丁字母标明邮票发行国名。但事实上,有些国家并未完全遵照执行。国名铭记的标注有几种形式:一是文字标注。这也是大多数国家的做法,只印国名或国名加“邮政”或只印邮政字样。表示国名铭记的文字的方式有多种,或是仅印本国文字,或是本国文字加注英文,或是多种文字并列。以新中国邮票为例,建国后最初的几个月使用“中华人民邮政”做铭记,1950年2月10日以后使用“中国人邮政”,一直沿用了42年,1992年之后改为“中国邮政”加英文“CHINA”。再如,斯里兰卡的邮票铭记就用了英文

僧伽罗文和泰米尔文三种文字标注。还有一些国家从邮票设计的整体效果出发,使用本国官方文字的缩写字母标注,像美国的“USA”、前苏联的“CCCP”。二是图案标注,英国发行的邮票不标注国名,用女王侧面像剪影代替国名,这种做法虽然有违万国邮联的规定,但因为英国是邮票的发明国,170多年来一直沿用,已经被世界各国认同。三是没有任何标注,这也限于邮票发明之初的一个阶段,中国的一些解放区邮票也没有国名。四是特殊标记,匈牙利邮票一直以主要民族马扎尔的名称(MAGYAR)代替国名,瑞士的邮票上标注的时古希腊神话中护卫神的名字。

面值是邮票票面上用阿拉伯数字或文字标明的邮资金额及货币单位,面额为常用的邮件资费,货币单位时该国法定货币本币或辅币。使用阿拉伯数字既简洁醒目,又国际通用。也有隐去面值,用文字标示的,像近些年美国为应对频繁的邮资调整启用的字母邮票,中国解放区邮票中表明邮件种类的“平”、“机”、“快”邮票,还有近一个时期出现的“限本地使用”、“国内邮资已纳付”等。还有一种是混合标注面值,2002年1月1日,欧元成为欧洲12国的统一货币,法国等国家曾发行标有本国货币和欧元双重面值的邮票。附捐邮票的标注方式极为特殊,最多见的还是邮资+附捐金额。还有一种特殊的多面值邮票,1964年10月20日发行的纪10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五周年》小全张上,出现了3个8分面值,就需要累加使用了。邮票的面值,也是一个国家货币稳定与变化的见证,新中国的邮政资费42年保持稳定,在世界邮政史上都是少有的。

图案是指邮票票面上的图文,泛指邮票上全部的印刷内容,包括主图、边饰、边框、铭记、标记、面值、志号、年份等等。邮票主要是通过图案来宣传自己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邮票的画面几乎记录了人类文明的全部壮举,凡是历史教科书有记载的时间,都能在邮票上找到相应的位置。

了解邮票的三大要素是至关重要的,通过铭记能识别有票的发行国家,通过面值能知道这枚邮票适用于那种邮政业务和了解该国邮政资费的变化,邮票图案是获取百科知识的来源,同时也是判别邮票真伪和性质的依据。

当然邮票的要素还包括图幅和票幅、票型、志号、版铭、材质、齿孔、刷色、背胶等等,这些在以后会遇到的,到时候会细说。作者:闻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