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邮票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结识《中国集邮报》王宏伟编辑

作为《中国集邮报》的主任记者,王宏伟编辑的大名在全国集邮爱好者中间是声名赫赫,因为他不仅是一名编辑,同时也是一名资深的集邮者,他编组的邮集早已参加过多次世界性的大展,而且屡次获奖,我对他的邮集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编组的《水》。因为王老师编发过我的文章,所以对他是心存感激的。

10月3日早上,镇平邮友牛六峰先生给我打电话,说是王宏伟老师将要在晚上抵达方城,说是参加方城组织的一个什么会议,我几乎不敢相信。于是,我连忙给县委宣传部的好友联系,才搞清王老师来的目的。原来他是应邀参加中国长城学会举办的《走进方城摄影采风活动》,他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拍摄一些有关楚长城的图片儿,为他的长城邮集增加一些素材的。

王老师远道而来,我作为东道主,当然要尽一点儿地主之谊了。既然同是集邮者,见面礼物当然要与邮品有关了,我便选择了历年来方城刻制的一系列戳,礼物虽不大,但也代表了我的一片心意吧。

晚上,我按照好友约定的时间,由他带我来到了王老师下榻的宾馆房间,王老师他们也是刚刚下车,看上去风扑尘尘的,但是他的脸上没有一丝疲倦的样子。与我平时看他的照片一样,但实际接触,感觉他更加的健谈和爽朗,也很热情。王老师对我的名字也很熟悉,这让我很感动。说实话,能够在我们这个偏壤之地,见到我心目的老师,本身就已经很激动,王老师却能够记着我的名字,着实让我更加感动。

因为时间有限,我们聊了一会儿便下楼一块儿吃饭,宴会是县委举办的,在好友的帮助下,我与王老师坐了一桌,席间又与一些事情请教了王老师。为了不打扰他,吃过晚饭,我便告辞了。

接下来的两个晚上,我每晚都去他下榻的宾馆去请教一些问题,让我受益匪浅。与王老师同屋住的是《万里长城》的编辑部主任郑严老师,他不仅是长城学会的,也是一名集邮爱好者,言谈中获悉,我们三人都是属兔子的,郑老师是51年,王老师是63年,而我是75年,我戏称我们是三个兔子聚会,呵呵,冥冥之中,似乎真是一种缘分。由于我们白天都较忙,他们两个都要出去采风,而我要上班,只有利用晚上很短的一些时间向他请教了。

短短三个晚上的交谈,我感受颇多,很高兴能够在家门口结识王老师,虽然没有能够全程陪同王老师,但我相信,以后还会有时间再次见面的。来源:醉雅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