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邮票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东方鹤:邮市谁敢横刀立马?

此文专为给多方鼓劲贴,不看好邮市未来的兄弟可以忽略,谢谢。市场处于跌跌不休之中,邮人心生惶恐,跳楼盘时常出现,邮市崩盘论再次喧嚣。中国邮市是否已向灭亡之末路狂奔?这成为人们不能确定的命题。在市场依然向下滑行,投资者惶恐不安之际,我仍愿冒天下之不讳,大声疾呼:中国邮市不可能崩盘,中国邮票的投资机遇已经在下跌中显现,此时的

吞寸木:邮人要学会坚守

邮市是一个需要耐心和坚守的投资市场,纵观/1的投资周期,邮市的周期要长于股市。正因为如此,邮市行情的暴发力也令股市望尘莫及。一般邮市行情的周期为五六年,股市的投资周期在四五年,但1997年行情后,邮市经过13年的低迷,迟迟不起行情,直到2010年8月13日,本轮行情才慢慢启动。与历次邮市行情不同的是,本轮行情的启动非常

2012年秋、冬季邮市行情的总结与预测

一场秋雨一场凉除了南方沿海城市以外,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摆脱了夏日酷暑,进入了适合邮品交易的季节。今年的党代会礼品需求、明年的春节礼品需求以及红色题材的需求,都给目前的市场带来了良好的预期。今年下半年以来,邮市在原来的低迷背景下又陷入更低迷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了截留主力的真实面目。曾经被截留主力代理人鼓吹的“双连

给邮市营造一个平和的投资舆论环境

1997年春,大多数邮品出现大幅度涨升,邮市出现了一波大潮。在随后的日子里,“1997年大潮”一直成为邮人津津乐道的话题。邮市到底还会不会有“大潮”、市场的“顶”和“底”在哪里,这些问题始终诱惑和折磨着一批又一批来邮市投资的人。近几年,邮市和网络上又不断出现“超越1997年不是梦”、“特大行情的帷幕已经拉开”、“暴局正

杨昊谦:邮人与邮票

没有邮票,哪有邮人?没有邮人,邮票只是代用劵而已。为何集邮成王者嗜好,又成嗜好之王?皆因人之共识,共同追求。有人爱独一无异珍邮,有爱爱平平无奇,一文不值邮票。不过,从收藏和嗜好角度看,珍邮可以轻看打折邮吗?同样,富者有资格轻看贫者;贫者又应否自卑。子曰:「贫而无谄;富而好礼。」乃集邮者应有态度。艺术收藏,主观也。小儿读

里耶秦简:活的文书档案

在中国浩瀚的文化宝库中,汉字是中国独有的。传说中国文字是由仓颉创造的,5000年前仓颉仰观天象,俯察鸟兽虫鱼之迹,创造出中国最原始的象形文字,从而结束了远古时期结绳记事的蒙昧时代,并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汉字,《淮南子·本经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正因为仓颉创造的汉字开民智,达心意而天降粟雨,真是有了文字在

谢元宏:邮市能否出现金九银十行情

虽然北京的早晚已显丝丝的寒意。但准备欢度中秋、国庆两节的气氛也一天浓过一天。当前邮市里议论最多的,一是还有没有“金九银十”行情;二是两节放假8天该怎么过。关于邮市行情,目前在集邮网站论坛中安抚鼓气性的帖子很多,诸如“最大的威胁是自己没信心”、“大底已经筑就”、“行情一触即发”、“多头将展开强有力反击”和“漫漫雄途正走来

购买《民间传说--刘三姐》邮票

2012年8月23日是中国的情人节---七夕节,恰逢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发行四枚一套的/1。 聪慧机灵,歌如泉涌,向往美好爱情的刘三姐是广西壮族人,她的传说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登上国家名片也是众多集邮者期盼的。这几天本人在南京,当然也一直在惦记着这套票,前些日子在网络和《集邮》杂志上早已欣赏到这套票的设计图稿, 个人感觉还

邮品开发须关注五个特性

邮票,具有较高的纪念价值和史料价值,但是,由于票幅和枚数等方面的限制,一枚或几枚邮票无法承载更多的表现内容,所以只能依靠系列邮品来补充。而这些邮品通常包括邮戳、戳卡、首日封、纪念封、明信片、极限片以及专题邮册等。按道理,这些邮品因为是邮票的延续、提炼和扩展,它们的“钱”途应该是光明的,然而,邮品设计开发部门或因开发时的

东方鹤:中国邮市亡不了

几乎很少有时间上网发贴了,主要是因为工作忙,次要的是近期邮市走势实在不敢恭维,大家心里正烦着呢,你说啥都会有人反对的。对邮评人这个吃力不讨好的行当来说,不说话可算是明智之举。由于在邮市之中拼搏多年,结交了许多真心相待的朋友,每每在低谷之时,他们都会联系与我探讨行情发展的趋势,或询问可以介入什么品种,因为公务实在繁忙,无

《生命集邮》像珍爱生命一样珍爱集邮

《生命集邮》是王宏伟先生“集邮图文集”的第五部。该书集中对2009年中国和世界邮坛的集邮活动、集邮展览和学术研究进行了全景式记录和探讨,对宏伟先生集邮研究与成果进行了全面展示。宏伟先生把集邮与集邮写作当作生命一样珍惜、珍重和珍爱,可见宏伟先生对职业和爱好统一于一体的集邮的认知与执着。《生命集邮》沿用了前几部“集邮图文集

邮票投资者应如何研究邮票市场行情?

研究邮票,也要研究邮市中国邮市经过几十年的演变,现在已经逐步成熟,但要做一个全面的邮票投资者,不但要研究邮票,还要对邮市进行深入的研究。首先,要多研究邮票的图案(邮资图)和涉及的题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来,国家邮政部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分别发行了老纪特邮票、“文”字邮票、编号邮票、JT邮票和编年邮票,每年发行的邮

“一片集邮”大有可为

自2002年“一片集邮”概念被首次提出以来,这一集邮界的新生事物逐步被广大集邮者和各级集邮组织认可,日前由北京市集邮协会成功主办的“全国一片集邮邀请展”,更是扩大了“一片集邮”的社会影响力。笔者认为,“一片集邮”之所以能够走出一片集邮新天地,在于它有三个有利于。一是开展“一片集邮”有利于激发广大集邮爱好者,特别是广大青

设计师曹国伟谈《和田玉》特种邮票设计理念

中国邮政定于2012年8月28日发行/11套4枚、小全张1枚。《和田玉》特种邮票选取四件古代玉器珍品,包括玉辟邪、玉“长乐”谷纹璧、鎏金银托盘双耳玉杯、玉双童洗象。以下为邮票设计师曹国伟对此次邮票设计理念的介绍。一、选题理解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成为中国

集邮何时不再无奈

集邮者相互之间邮寄封封片片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因为在小小的一封一片之中,包含了邮友间珍贵的情谊。但随着当前纪特邮票的销售形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集邮者却在一种无奈的状态下集邮。当前中国集邮部门对纪特邮票的销售方式是预订与零售并举,但就是这个零售,就令集邮者挠头了。以生肖邮票为例,集邮者为了得到心仪的邮票,提前几个小时甚

集邮九问

1、您集邮的起因是什么?谁是您最钦佩的集邮家?中学时我是班里的宣传委员,负责出班里的黑板报,为了给黑板报画插图,我收集了许多邮票(主要是信销票),并将有的邮票图案画在了黑板报上。从此,我开始了收集邮票之旅,一直走到了今天。我钦佩的集邮家很多,他们在我成长的每一天,都给了我很多的支持和帮助,我铭刻在心,由衷地感谢他们。最

挖掘邮票的美学价值

人们喜爱集邮,首先是被花花绿绿美丽的邮票画面所吸引的,是被方寸世界蕴含的艺术美所折服的。邮票是一枚枚小型的艺术品,它们的原型或是摄影或是绘画,书法等等,经过邮票设计师精心绘制和加工装饰,再经过印刷厂精细地制版印刷,最后就成为既符合邮资凭证要求又具有艺术魅力的邮票了。邮票的内在美邮票大多反映祖国灿烂文化、美丽山河和建设成

《第三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邮票有三美

中国邮政7月27日发行的/1有三美。一、“残缺”之美四枚邮票主图上的运动员身影“残缺不全”。其中,表现“足球”的一枚,没有刻画出运动员右臂、脖子和头部;表现“网球”的一枚,没有刻画出运动员的左臂和左腿;表现“马术”的一枚,没有刻画出马尾及马的后腿;表现田径项目之一的“跨栏”一枚,没有完整刻画出运动员的臀部及右腿。猛一看

东方鹤:邮市底部争论没有意义

目前市场处于底部区域得到越来越多的朋友的赞同,但底部区域与最底部是有区别的,说实话,我个人认为真正的最底部是无法把握的,更是不可能预测到的,所以我们常常提示投资者在底部区域抓紧进场。市场在底部区域,不代表没有高价品种,此即如市场无论处于熊市还是牛市,都会有赚钱者和亏损者一样,这是无法避免的。一个人在邮票投资的过程中,赚

集邮文化能否从“微”入手?

近几年,凡是沾“微”的文化形式,颇受人们的欢迎:先是微博,再是微小说,又有微电影……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由于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很难挤出大量空闲时间去消费长篇大论式的文化大餐,因而短小精悍、耗时不长的“微”文化快餐受到追捧。当下的集邮文化也应顺势而为,从“微”入手。首先,应倡导力所能及的“微”邮集。众所周知,集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