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邮票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闻锺:读《因为,所以……》的冲动

前几天得到了《中国集邮报》主任记者王宏伟又要出新书的消息,于是就翘首以往,这本书的名字怪怪的——《因为,所以……》。在浏览文献集邮网的时候,看到北京的“老李”发给我一条消息:“恭喜啦。你是该书邮寄的第一本”,不经意间竟然占了一个第一,因为什么?巧合吗?不知道,缘分吗?应该有吧。今天收到了这本276页的小册子,封皮上王宏

我和“王进喜”邮票的故事

转眼到了大学毕业的时刻,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轮到了我。想起四年前来大学报到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恍如昨日,但事实就是今年我毕业了!大学四年里我收到了全国各地邮友寄来的数万枚封片,这些封片见证了我的集邮足迹,同时也见证了我和全国各地邮友之间的邮谊,这些封片整齐地装在纸箱里面,是我向寝室同学炫耀的“战利品”,然而面对即将工作的我

影响邮票升值的内外在因素

在手机、互联网普及之前,写信是我们进行交流、沟通的一种最基本的方式,只要到邮局就可以买到邮票并办理寄信等邮政业务,那时邮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是与远方亲戚和朋友交流的必需品。但是,随着各种通信业务和网络的迅速发展,利用写信进行交流和沟通的通信方式已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现在写信的人已经很少了,邮票作为邮资凭证的

炒新警报再响 新邮增量发行

我们曾经说过:炒新是一个陷阱,最近得以应验。5月31日中国集邮界第一权威官报--《中国集邮报》头版公布了2012年1-6月份新邮发行量。我们来看看炒作新邮的陷阱始是多么的“坑爹”。2012年1-6月份发行的新邮谁是最大热门?当属三轮龙系列邮品为第一。从公布的发行量来看,龙大版发行量为312.5万版,比去年的兔大版发行量

苏州观前邮市见闻

笔者上月底到江苏省苏州市参加风景戳研究会建会25周年庆典活动,活动的举办地是苏州市景范中学,由于这里离苏州观前文化市场只隔了一条人民路,所以笔者与好友金光发抽空到该市场的邮票交易厅逛了逛。苏州观前文化市场位于市中心繁华地区,东傍“玄妙观”,西近人民路中段,市场共占有四层楼,设店铺480个,总营业面积达16600平方米。

集邮,让我坚持的一个梦想

邮票,象一个微缩的窗口,为我展现着一幅幅梦幻般的美景。邮票,象一位温情的伴侣,手牵手共同分享大千世界的精彩。集邮,让我拥有了一个梦想。正是这个梦想,让我坚持着走进三十年。一第一次接触到邮票,还依稀记得是在初三末期,要分别的同学从他收集的一本信销邮票册中选取出近百枚邮票,送与我留作纪念。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邮票有特1《

卓尔群:近期市场观感

潮落潮涨,花落花开,大自然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中国邮市的发展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涨多了就要跌,跌多了就要涨。供需矛盾决定其价值,其价格在不断的涨涨跌跌中得以平衡与调节,并使之逐步趋于合理。2010年至2011年,许多邮品都有了一个价值回归的过程,邮品价值的回归,吸引了越来越多邮人的参与,那时节,我们又仿佛看到了邮市的春天

闻锺:读《赵翔云邮学丛谈》

时过三月天,收到了南京何大街的短信,为我寄来了一本最新的邮学专著——《赵翔云邮学丛谈》。没多长时间,一枚明信片和一本新书接踵而至。明信片是从纪念赵翔云先生诞辰百年活动现场寄来的,销洪武路邮政日戳,明信片上还有一枚纪念赵翔云百年诞辰的的纪念戳。洪武,这是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年号,如今也成了南京的记忆之一。对应集邮者

黄兴跃:留意下半年的邮票市场走势

2013年的邮币卡市场从一开始就充满着异变和迷惘,说异变是因为刚迈进2013年就有了封片和纪念币的异动,JP毛泽东片在短短的二周内从2.5元升至8元附近,并促使0.7元的JP片涨到1元上方,这不能不说是市场的变数之一,春节后的三月、四月,市场又冷了下来,迈入五月后,JP片中的前期片1至10号又突然发力,尤其是JP6号片

吞寸木:赚钱效应是邮市最好的活广告

当前的邮市不缺政策,不缺资金。在政策方面国家的文化产业大开发大繁荣的国策就是邮市起局的最大的政策;在资金方面邮市的外围资金堆积,中国是目前世界上货币印得最多的国家,因此邮市根本就不缺钱。邮市也是值得投资的一个市场,邮市本来就没有涨多少,经过近两年的下跌,邮市的投资洼地越来越显著。那末,邮市为什么还跌跌不休,一个重要的原

黄兴跃:引导与价值

社会需求决定物质价值,但社会需求也与政策引导和商品价值相联系的。在人们的生活得到充分的提高后,大家想的就不仅仅是填饱肚子,有一处简陋的住所了。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健康长寿,投资理财,应该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了。1996年前后,除了京沪广外,各省会的房价也就1000元左右/平米,而且并沒有多少人意识到房产会存在巨大的增值潜

邮市能有中国梦吗?

自习总向全世界提出中国梦时,接着美国也提出太平洋梦。现在全国各省市也是如此要求中国梦,证监会主席肖钢也有股市中国梦,不知中邮中国梦是什么?能否给邮市投资者一个中国梦,但千万不是恶梦,或恶梦之开始。如果这样也许违背习总中国梦的内涵和中央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宗旨。中国老百姓是不缺钱的,中国老百姓这几年也爱好投资了。看看这次黄金

炒作成天价的抗震救灾邮票寒了集邮者的心

果然不出所料,5月3日是特8抗震救灾邮票首发日,全国各地迎来的不是集邮活动的高潮,而是一轮切切实实的,不折不扣的抢购炒作高潮。此前我在淘宝网上所有代办的网店、邮友处都预定了首日实寄封,提前同全国各地不少邮友联系实寄,为的就是万无一失。谁知道,结果令人不敢相信:上海邮友无货、北京邮友无货、天津邮友无货、太原邮友无货、广州

邮票投资还得慢慢做

昨日去了北京马甸邮市,只是感受一下气息。什么都看看,也什么都不看,走马观花而已。邮票投资——对行情的把握,其实只是长年累月熏陶后,对市场的理解。天天在网上看,总有些看不见的东西。天天在邮票市场浸透,似乎也有些想不到的东西。偶尔的到市场转一转,刚好。网上,行情刚刚平缓,又有很多老师了。抄底论、红五月、反弹说、地震学、洋洋

闻锺:印象《湖北集邮》

今天打开邮箱,一封来自湖北省集邮协会秘书处的大信封引入眼帘,收到了订阅的《湖北集邮》2012年最后一期。不知不觉订阅《湖北集邮》也3年了。尽管一直在关注《湖北集邮》,但一直未敢提起笔。 《湖北集邮》还是《湖北邮电报·集邮》的时候,曾经零星的拜读过几期,但始终没有系列的参阅过。三年前当《湖北集邮》要改杂志的时候,有朋友在

邮市观点:老邮、新邮投资各有利弊的四点分析

老邮是不是一定就好?新邮是不是一定就投机?仔细掂量,未见得!在投资当中,他们各有利弊,应该客观的看待。1、新邮在品相上独占鳌头。收藏邮票,品相是最为重要的一项,新邮在这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原胶、整洁、整版,数量充足,老邮这方面明显不足。像老纪特邮票,经过了多年市场流转和风化,即使有原胶的,大多有些发霉,氧化,现在市场冒充

闻锺记邮:传世名画《捣练图》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书画艺术绝对是对那个时期生活、劳作、娱乐的一个真实记录,绘画更是如此,尤其是工笔重彩的人物画,这些传世名画也是邮票上要表现的主角。在这些古代传世名画中,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了,时至今日,这幅传世名作仍是美术专业必须临摹的主要作品之一。而表现唐代宫廷仕女的作品很多,《捣练图》绝对是经典

《捣练图》与《簪花仕女图》—跨越29年的时空邂逅

有人说,日前中国邮政发行的《/1》与1984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簪花仕女图》为姊妹篇,两套邮票枚数相同,规格相近,设计风格也差不多。T.89《簪花仕女图》邮票曾被评为“全国最佳邮票”(同年入选的还有T.100《峨眉风光》和T.98《吴昌硕作品选》)。今年的《捣练图》能否再续当年《簪花仕女图》的经典,你怎么看?参数对比

集邮与电影:说说《邮缘》这部电影

晚上在妈妈家蹭饭的时候,想起前辈说过的一个老电影《邮缘》,就百度了看看。挺好的,感觉八十年代的电影看起来很清纯,虽然现在看起来情节简单,没什么艺术特效,但是总感到很怀旧,像是回到小时候那个年代。在电影里面,我们还能看到不少经典JT邮票,包括荷花、益鸟……我想现在虽然已经不再是那个主要依靠邮票传递感情的时代了,但是还是有

小版张邮票发行十年以来的四个特点

/1》邮票小版张的边纸上设计使用一段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诗(此为纯粹的辅助文字),邮人一边欣赏精美的邮票画面,一边朗读杜牧的诗句,岂不更妙。再如,在《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邮票小版张的空白处,印有一段介绍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的背景等文字说明,不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的意义和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