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邮票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周凤迟:邮票也任性

邮票市场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那波超级行情结束之后,就处在非常典型的暴跌和阴跌之中,那些在高位买进的投资者的损失惨重,即便是那些小心翼翼摸着石头过河的投资者也未能幸免,同样是饱受煎熬,市场可以说是全无生机;虽说在此期间,某些资金不甘寂寞,对于某些品种进行的博弈,也多次走出了几波上扬行情,甚至还有若干次的中级行情,但赚

点评2016年新邮发行计划

2016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已经公布。中国邮政拟计划发行30套邮票,其中纪念邮票十三套、特种邮票17套,总枚数有八十七枚,另有四枚小型(全)张,总售价159.50元。一月:2套1.丙申年(1.5):2016年的生肖比较特殊,是1980年以来第四轮生肖票的第一套,备受关注。枚数恢复到第二轮的2枚,面值也比第三轮翻了一倍,为

让佳邮评选纪念封的邮味再浓些

收到了全国最佳邮票评选委员会从江西井冈山寄来的纪念封,这是2014年度全国最佳邮票评选中奖纪念,封内有“评选纪念”和“颁奖纪念”两枚纪念张。端详着漂亮的纪念封,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少什么呢?邮票,一枚邮票。作为集邮界每年的盛事,最佳邮票评选牵动了多少集邮者的心?中奖不中奖无所谓,只为手中那神圣的一票,只为评出心中最美的邮

邮商莫忘了普通集邮者

从2013年南京开启了第一家文交所“电子盘”以来,到目前为止大约已有30多个邮币卡“电子盘”在运营,这些“电子盘”专门以邮币卡为载体,像股市炒股票一样来炒作邮币卡。到文交所“电子盘”参与炒作的大多数是各地邮市的邮商和在邮币卡市场里以邮品赢利为目的的投资者,他们在“电子盘”上大显身手。据“中国投资资讯网”网友发帖披露,大

黄兴跃:邮市趋势确立应该把握的是“势”而非“点”

经过1997年第三次邮市大潮,中国邮市经历了痛苦的近18年的深幅大起大落后,痛则思痛,如何改变中国邮市传统的交易方式,既要盘活这部分资产,又不过分地长期振荡,面对中国邮市面临的实际困境,必须寻觅一条新的、适合中国邮市良性健康发展的途径,文交所邮币卡交易中心电子盘的出现,为邮市发展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近二年来,文

黎泽重:集邮需要“粉丝”—集邮须待后来人

“粉丝”(Fans)是“超级女声”以后流行的词语。“粉丝”一词的出现,显示了时代的进步,国家的兴旺。“超级女声”和“快乐男声”的出现,不是娱乐界造势、海选,也不是炒作,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当前的“超女现象”、 “快乐男声”上升到理论,则是“经济与人文的互动”,“政治与时代的和谐”。这应是马克思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即

从台湾猴票发行量来对比大陆生肖邮票发行量

台湾发行邮票总比大陆早,人家今年就发行了孙中山,我们得等到2016。这才10月份,台湾的猴票就已经于昨日发行了。全套2枚,小型张1枚。总面值:邮票16.5新台币,小型张12新台币,折和人民币分别为3.2元和2.4元。台湾的小型张面值好低啊。台湾邮票的发行量在发行之前就已经确定,套票180万,小型张120万。这个量在台也

经济低迷形势下如何开展邮票收藏活动

时下,各个论坛、网站、微信群中,大量出售和转让邮票的帖子比比皆是,一时之间给人一种供大于求的现状,对邮票收藏市场而言,多少有些数据失真的感觉。今年国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已经开始波及国内经济,稳增长、保增长的任务愈发艰巨。实体经济的低迷,客观反映和作用在收藏市场上,作为邮票收藏的邮友,生活在实体经济中,一时间,感觉钱袋子

莫让饮鸩止渴的“炒新”毁了中国邮坛

时下,困扰集邮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的“瓶颈”因素,就是令广大集邮爱好者们深恶痛绝,更有不少有识之士奋笔疾书不断斥责的“炒新”。“炒新”就是大邮商和游资通过制造炒作的噱头,提前联手作局,人为控制票源和价格,通过短时间内拉高邮票价格,从而谋取暴利,将大量追高者和邮人套牢在高位,手法同股市炒作如出一辙。这些年,“炒新”的邮

莫做省心“年册族” 俯身邮海采蜜忙

如今,一年一度的2016年新邮预定即将开始。不少集邮爱好者通过新邮预定圆了自己的“集邮梦”。这中间,不少都是青少年的小邮迷,在家长、亲朋好友、老师、同学的鼓动和引导下,开始集邮旅程。集邮,集邮,只有收集和使用,才有乐趣可言。一年一度的新邮预定,缴纳一百多元钱,年底到邮局领一本崭新的年册,回到家放到书柜。明年再预定一本,

分析2015年国庆节邮市现状

邮币卡市场有个铁定规律,即资金量决定行情。自打电子盘诞生以后,邮币卡市场的资金量确实增加了不少,然而并没有给实体市场带来明显的效益。这是因为资金增量主要集中到文交所电子盘上,甚至将一部分实体市场的资金也转移到文交所电子盘上了,这就导致了文交所火了,实体市场却弱了。是否可以说以后实体市场要完了?文交所要替代实体市场了?这

有感于2015年北京国际集藏博览会

作为一个铁杆邮迷,国际集藏会次次不拉,当然到目前也就召开了两届。2013年是首届,之前的名称叫做国际钱币邮票展,最后一次是2012年,那年发行的是宋词宣纸版,可惜之前的展览一次也没看过。2013年正式邮票和钱币分开,每两年举办一次,下次是在2017年,地点吗肯定是北京展览馆。2015年9月25日准时赶到北京,第二次参观

信销票收藏四论之让

信销票收藏,最终要实现相互之间的转让、交换、交流,方能提高广大信销票集邮者的兴趣,提振士气,提高收藏效应。经济价值决定了收藏的发展和走势,没有经济价值为依托和支撑的收藏,不能实现繁荣和振兴,不能实现大众化、普及化、规模化。集邮作为舶来品,在中国已经快200年的历史了。因为官方每年按期发行邮票,集邮在现阶段还不会消亡,注

信销票收藏四论之集

说一千道一万,信销票收藏,离不开集。只有一枚枚、一套套收藏和和搜集,才能最终完成信销票的收藏。每个集邮者都有一个梦,这个梦想就是大全套信销票。信销票收藏犹如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收集者长年累月的坚持不懈,才能实现收集的梦想。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八九十年代,是信销票收集的黄金时代。那个时候,很少有人收藏新票,绝大多数人都是

信销票收藏四论之票

信销票收藏,戳和票是当仁不让的主角。票是绝对的龙头,起到了决定作用。没有票,一切都是空谈。但是,目前困扰信销票收藏最大的“瓶颈”问题恰恰就是票。现行集邮模式和管理体制下,编年票的发行和日常管理,全部集中在中国集邮总公司,集中在各省市集邮公司手中,普通的邮政营业柜台日常根本买不到编年票,对于制作和收集编年信销票的集邮爱好

信销票收藏四论之戳

信销票收藏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只有全身心投入到其中的人才会体味的到,才会发出由衷的感叹。正是因为信销票收藏的不易和艰辛,才会让不少邮友乐此不疲,陶醉其中。一枚品相完好,人见人爱的信销票少不了邮戳的见证。只有加盖了邮戳,经过了实寄的信销票,才能真正完成华丽的转身。很多邮友对邮戳的痴迷和执着,给信销票收藏增添了不少乐趣。如

盘点第三轮生肖邮票

2015年1月5日,第三轮生肖邮票发行完毕,紧接着2016年将开始发行第四轮。2004-2015发行的第三轮生肖票特征鲜明。首先规格比前两轮更大,由26*31毫米增大到36*36毫米,比一般的票面积都大;其次,面值增加,由于2007年以后邮资上调,使得第三轮生肖票的邮资有两种,2004-2006为80分,2007-20

“热”不起来的信销票收藏

或许是工作太忙的缘故,很长一段时间,居然没有时间去位于市中心的西安市钟楼邮局,参加新邮首发仪式,不能给全国各地邮友们互寄封片,对于痴迷信销票收藏的我而言,颇为遗憾。静下心来想想,不能亲临现场,参与新邮发行过程。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市中心的邮局距离自己家很远,往来一趟很不方面。二是购买新邮要排好长好长的队,好不容易排到跟

2014年邮票发行量汇总及点评

/1发行量已经公布,这个量总的来说和预期相差不大,第四季度的邮票发行量有所下降,和近三年的数据进行比较:2014年平均套票发行量1484.79万套,小型张为1176万;2013年套票平均发行量为1418.1万套,小型张平均发行量1050万;2012年1315.55万套,小型张1040万。由此可见,近三年邮票和小型张的发

一波三折的“多套”邮票

用事物或行动对人或事表示怀念,是为“纪念”。纪念的方式有很多,文字、影视……而邮政为纪念国内、国际上重要人物、重大事件或其他重要纪念性内容而专门发行邮票,本身又有特殊的意义。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日中国邮政将于当日发行/1一套13枚,小型张1枚。邮票表现内容为国务院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