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邮票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印有“施助贫民大洋通知”的民国帆船邮资片

民国早期邮政用品中,有一种附带印有“施助贫民大洋通知书”的邮资实寄片。这些实寄片以本埠帆船邮资片为主,邮寄地址多为北京各贫民区的贫苦民众,邮戳日期为民国十年左右(1921年),并印有领取施助大洋的通知事项。以本文所附藏品(见图)为例,明信片正面印有“收到施助大洋壹圆正”和签字栏;背面通知内容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写道:“通知贫民:日本实业家因见北五省的灾情重大,起了慈善之心。自去年直至现在募集了许多捐款,专为救济灾民。如今提出一部分来,要赈济赈济北京的贫民,托本社替分配。本社是极赞成此等义举喽。凡各贫民接到这个信片,急速拿着他到本社来,领取赈款。要是过了四天,不来领取,本社可就将你这份赈款送给别的贫民啦,千万不要迟误才好。顺天时报”。通知还附有领取施助的时间和地点。《顺天时报》印发这个明信片的目的和历史背景是什么呢?

事情还要从赈灾本身说起。1920年至1921年间中国北方连续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1920年12月16日,甘肃省海原县发生了8.5级强烈地震,破坏最严重的海原干盐池一带的宏观烈度竟达到十二度以上,余震一直持续了3年之久,地震波及全国十几个省区,死亡人数高达23.4万。这是世界上除1556年陕西华县地震、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外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也是世界上截止目前最可怕、后果最惨烈的地震之一。灾民在严寒的冬季,没有衣物、没有食物、没有居所,加之疫病横行,震后又死于冻饿、疾病者不计其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20年发生的北方陕、豫、冀、鲁、晋5省大旱,灾情持续发展,灾民2000万人,死亡50万人。此时北洋政府正处于军阀混战、权力争斗之中,无力、也无心救灾,致使伤亡增多,灾情进一步扩大。在大灾面前,社会上有正义感的团体和各阶层人士,纷纷组织起来,为灾民募款募粮,施行赈灾义举。当时的一些大报,也积极宣传号召捐款捐物救助灾民。

在救助五省及地震灾民的同时,北京当地的贫苦民众也被纳入救济之列。救济贫民多以施助大洋(银元)的形式。在当时,大洋一元,可以买大约30斤粮食,或8斤猪肉(各地具体情形可能略有不同),施助一元可以改善贫民数月生活。施助大洋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差人走访贫民,现场发放。二是委托报社代为发放。报社通过接受贫民申请和调查了解,确定需救助的贫民,然后向其邮寄印有领取通知事项的明信片,收件人凭明信片在规定时间地点领取大洋。报社代为发放,既做了善事,又在民众中扩大了报纸和施助人的社会影响,可谓一举两得。一些有影响的大报纷纷加入到发放救助的行列。本文所附藏品就是顺天时报社发出的附带领取施助大洋通知的邮资片。当然,施助者的目的和动机各不相同。在施助者中既有乐善好施的社会贤达和忧国忧民的爱国志士;也有笼络人心的政客;还有怀着特殊目的或收买人心的外国政治、经济组织,具有日本背景的《顺天时报》即属此列。

当时已经逊位的宣统皇帝溥仪为争取社会舆论、继续施展清室影响也加入到施助的行列。宣统皇帝拿出银元,委托各大报社代为发放。那段时间在北京报纸的社会版上,差不多天天都有“宣统帝施助善款待领”的消息。每隔几天,报上即有这样的新闻:“本报前登某某求助一事,荷清帝遣人送去X元……”。《平报》曾撰文记述此事:“今岁入冬以来,京师贫民日众,凡经本报披露者,皆得有清帝之助款”、“本报代为介绍,同人帮同忙碌,然尽报纸之天职也。”

由此可见报社代为施助大洋的做法在救助灾民和贫民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施助活动使贫苦民众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救济,也直接促进了旧中国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

由于此类明信片具有回执功能,领取大洋后,需签名交回报社和施助者存证,经过历史变迁,留存及散落保存至今的并不多见。它不但是记录邮史的邮政用品,在研究民国史、社会史、赈灾史等发面,也是不可多得的史料,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来源:蟠龙集邮资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