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邮票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中国古代书法——行书》特种邮票于2010年5月15日发行

中国邮政定于2010年5月15日发行《中国古代书法-行书》特种邮票1套6枚。详情如下:

志号:2010-11

 图  序               图  名               面  值

(6-1)T            兰亭序(局部)             1.20元

(6-2)T            兰亭序(局部)             1.20元

(6-3)T          黄州寒食诗(局部)           1.20元

(6-4)T          黄州寒食诗(局部)           1.20元

(6-5)T           祭侄文稿(局部)            1.20元

(6-6)T           祭侄文稿(局部)            1.20元

 

邮票规格:40×30毫米

齿孔度数:13×13.5度

整张枚数:版式一 16枚(一、二图连票;  三、四图连票;五、六图连票)

   版式二(宣纸品种) 12枚(2套)

整张规格:版式一 186×160毫米

   版式二 186×120毫米

版  别:影写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荧光喷码

设 计 者:王虎鸣

资料提供:故宫博物院

责任编辑:佟立英

印 制 厂:北京邮票厂

出售办法:自发行之日起,在全国指定邮政网点出售,出售期限6个月。

原地简述:

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兰亭序》    晋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创作于绍兴市西南十四公里处的兰渚山

天下第二行书  颜真卿《祭侄稿》    唐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创作于山西省永济市

天下第三行书  苏轼《黄州寒食帖》  宋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创作于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

详细资料:

兰亭序

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人(山东),因官至右军将军,故又称“王右军”。东晋永和九年( 公元353年 )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四十余居住在山阴的一些文人来到兰亭举行“修禊”之典,参加雅集的多为当世名士,一道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大家即兴写下了许多诗篇,事后这些诗篇汇编成集,《兰亭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写的序文手稿。序文受当时南方士族阶层信奉的老庄思想影响颇深,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王羲之的行书在当时独树一帜,这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风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流传于世的《兰亭序》有两种。一是唐太宗时冯承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

《兰亭序》书法本身的艺术魅力:点画注重提按顿挫,精到而多变,同一点画,写法多样,无法而有法,能寓刚健于优美。结构强调欹正开合,生动而多姿,同一字形,绝不重复,能尽字之真态,寓欹侧于平正。章法疏密有致,自然天成。总览全篇,行笔不激不厉,挥洒自如,收放有度,点画从容而神气内敛。自始至终流露着一种从容不迫,潇洒俊逸的气度,给人以高雅,清新,华美,蕴藉的艺术感受。从形质到神韵均成为后人学习行书的典范。《兰亭序》书文并美,表现了晋人特有的超然玄远的深情与风采,这种深情与风采为晋人所独有,为后人称慕与景仰。

关于《兰亭序》,世间流传着形形色色的趣闻逸事。据说当时王羲之写完之后,对自己这件作品非常满意,曾重写几篇,都达不到这种境界,于是就把它作为传家至宝留给子孙。后来落入唐太宗手中,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敕令侍臣赵模、冯承素等人精心复制一些摹本。他喜欢将这些摹本或石刻摹拓本赐给一些皇族和宠臣,因此当时这种“下真迹一等”的摹本亦“洛阳纸贵”。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临本传世,而原迹,据说在唐太宗死时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永绝于世。

今天所谓的《兰亭序》,除了几种唐摹本外,石刻拓本也极为珍贵。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要数《宋拓定武兰亭序》。不管是摹本,还是拓本,都对研究王羲之有相当的说服力,同时又是研究历代书法的极其珍贵的资料。在中国书法典籍中有关《兰亭序》的资料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兰亭序》是否为王羲之所书,历来也有很多争议,清末和六十年代都曾引发过相当激烈的大公论。

兰亭,位于浙江绍兴兰渚山下,据《嘉泰会稽志》载:“兰亭在县西南二十七里”,《越绝书》记载:“句践种兰渚田”。关于兰亭的称谓,清·于敏《浙程备览》认为:“或云兰亭,非右军始,旧亭堠之亭,如邮铺相似,因右军禊会,名遂著于天下。”

兰亭地址,确切在什么地方,说法不一。王羲之《兰亭集序》仅曰:“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究竟在会稽山山脉何处?并不确指。郦道元(?- 527 年)《水经注·浙江水注》说:“浙江东与兰溪合,湖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号曰兰亭,亦曰兰上里。太守王羲之、谢安兄弟,数往造焉。吴郡太守谢勋封兰亭候,盖取此亭以为封号也。太守王羲之移亭在水中。晋司空何无忌之临也,起亭于山椒,极高尽眺矣,亭宇虽坏,基陛尚存。”这里讲的湖当指鉴湖,兰溪,即指兰亭溪。当时鉴湖的范围很大,曾流域兰渚山。从这则记载可知:兰亭在晋宋章已数次迁移。

祭侄文稿

  《祭侄稿》全称《祭侄季明文稿》,为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书于唐乾元元年(公元七百五十八年)。麻纸本,行书纵28.2厘米 横75.5厘米,二十三行,每行十一二字不等,共二百三十四字。铃有“赵氏子昴氏”、“大雅”、“鲜于”、“枢”、“鲜于枢伯几父”、“鲜于”等印。曾经宋宣和内府、元张晏、鲜于枢、明吴廷、清徐乾学、王鸿绪、清内府等收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颜真卿为杨国忠排挤,出为平原(今山东德州)太守。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在范阳(今北京南)起兵,著名的安史之乱开始。一时河北诸郡迅速瓦解,惟颜真卿的平原郡高举义旗,起兵讨叛,被推为义军首领。时颜真卿的从兄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派其第三子颜季明与真卿联系,联合反叛。颜杲卿与长史袁履谦设计杀死安禄山党羽、镇守土门(今河北井泾)要塞的李钦凑,夺回土门。一时形势好转。颜杲卿派长子颜泉明押送俘虏到长安报捷群请求救兵。不料路经太原时为太原节度使王承业截留。王想冒功,拥兵不救。安禄山闻河北有变,派史思明回兵常山。颜杲卿孤军奋战,苦战三日,粮尽矢绝,城破被俘。颜季明等被杀头,颜氏家族死者三十余人。颜杲卿被押解至洛阳,英勇不屈,先被断一足,凌迟处死。直到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颜杲卿才被朝廷追赠太子太保,溢“忠节”。颜真卿时任蒲州太守,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即派杲卿长于颜泉明到常山、洛阳寻找季明、杲卿遗骸。只得到季明头部和杲卿部分尸骨,为了暂时安葬这些尸骨,颜真卿写下了这篇祭侄文草稿。

因为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顾不得笔墨的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  《祭侄稿》作为颜书著名的“三稿(另二稿《争坐位稿》,《告伯父文稿》)之一,曾收入宋、明、清诸代从刻本中,历代效仿者不绝,褒赞不断。多见的。可以说,《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至为宝贵。

黄州寒食寒

苏轼宋神宗重用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又在1075折腾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御史中丞李定、舒亶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关押在御史台。御史台自汉代以来即别称“乌台”,所以此案史 称“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后的苏东坡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很狼狈也很无奈,卷了几件旧衣携着一把旧雨伞就匆匆上路了,汴梁的荒凉感伤了他心的秋天,河南的黄水没能把他的冤枉洗清,跨过曾经给他诗词灵性的秦淮河,他什么也没想起,进湖北、抵黄州。

荒蛮黄州,一个不知名的小寺庙接纳了伟大旷达的诗者。那一定是个黄昏,残阳如血百无聊赖,远山近水读不懂他的郁闷,黄鹂啼声解不了他的冤奋。抬望眼,没有亲人朋友,摇头叹,倦极身无凭。而清凉的黄州不会知道,它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累的智者合作一曲悲情凄婉的歌乐。

就这样坐拥云起、云淡风轻,就这样闲云野鹤、静水流深。三年后,45岁的苏东坡迎来了黄州的第三个寒食节----冬至后第105天、农历四月四……

苦雨淅淅沥沥,他咀嚼着冷食,抬腕研墨,沉腕拨镫,疾书一篇:“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这一年是1078年。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帖》就这样诞生了。前无故人,后无来者。

“乌台诗案”后的苏东坡,“寓僧舍”、“随僧餐”、“惟佛经以遣日”。起居生活上已渐趋佛道,崇尚老庄。谁管的了我,我有管着谁?人生苦短,我何不飞扬跋扈一味率真地体会生命的真味?他“归诚佛僧,求一洗之”、“物我相忘,身心皆空”。他内心深处已疏远了儒家,然而儒学已经深深地根植其骨髓了,他就把儒家入世中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与宋代“修己治人”统一起来了。此时的诗书谈禅说理、怀古感今,无所不包。林语堂很爱这个时期的东坡黄州诗文,认为通体的风雅、圣洁。其实,“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的无奈,“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的悲怆,“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的清苦,“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的凄凉,换来这些流芳百世的优美诗文,背后故事,有多少人能读懂呢?还是这首“卜算子”多少能道尽他心灵深处的坎坎坷坷:“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寞沙洲冷。寂寞的甚至“相吹等蚊蚋”。

舍弃了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独得了空灵隽永、朴质清淡如深柳白梨花香远溢清。

苏东坡啊……苏东坡…

“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觉得自己以前最大的毛病是才华外露,缺少自知之明。一段树木靠着瘦瘤取悦于人,一块石头靠着晕纹取悦于人,其实能拿来取悦于人的地方恰恰正是它们的毛病所在,它们的正当用途绝不在这里。我苏东坡三十余年来想博得别人叫好的地方也大多是我的弱项所在,例如从小为考科举学写政论、策论,后来更是津津乐道于考论历史是非、直言陈谏曲直,做了官以为自己真的很懂得这一套了,洋洋自得地炫耀,其实我又何尝懂呢?直到一下子面临死亡才知道,我是在炫耀无知。三十多年来最大的弊病就在这里。现在终于明白了,到黄州的我是觉悟了的我,与以前的苏东坡是两个人。”(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成于忧患,死于安乐”,“行成于思毁于随”。 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脱胎换骨、凤凰涅槃,对一个45岁的男人来说是一种可望不可求的幸运,更幸运的是中国的文学史和书法史因此多了一块双重意义的里程碑。

说感谢“乌台诗案”似乎有点残忍,于东坡是一种残忍,于中国文学史是一件幸事。倡导“文合为时而作”的苏东坡,是否也承认灾难也是一种财富呢?否则他怎能走出市井朝廷,将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多的寄托于佛法禅意、青山秀水,锤炼成自在洒脱、空灵超然?怎能历练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那种穿过喧嚣出而不染的优雅和洒脱?

诗稿诞生后,几经周转,传到了河南永安县令张浩之手。张浩携诗稿到四川眉州青神县谒见苏东坡的死党黄庭坚。黄庭坚一见诗稿,十分倾倒。欣然命笔,题跋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同样精彩绝伦的黄庭坚与苏诗苏字并列,创造了书法史上不朽的珠联壁合。

终将是一篇旷世神品。

南宋初年,张浩的侄孙张演在诗稿后另纸题跋中说:“老仙(指苏轼)文笔高妙,灿若霄汉、云霞之丽,山各(指黄庭坚)又发扬蹈历之,可谓绝代之珍矣”。自此,《黄州寒食二首》诗稿被称之为“帖”。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亦题跋赞:“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清代将《寒食帖》收回内府,并列入《三希堂帖》。乾隆十三年(1748年)四月初八日,乾隆帝亲自题跋于帖后“东坡书豪宕秀逸,为颜、杨后一人。此卷乃谪黄州日所书,后有山谷跋,倾倒至极,所谓无意于佳乃佳……”为彰往事,又特书“雪堂余韵”四字于卷首。

因为有诸家的称赏赞誉,世人遂将《寒食帖》与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祭侄稿》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或单称《寒食帖》为“天下第三行书。”还有人将“天下三大行书”作对比说:《兰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风格,《祭侄稿》是圣哲贤达的风格,《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它们先后媲美,各领风骚,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书法史上行书的三块里程碑。

到了近代,《寒食帖》的命运多舛。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寒食帖》险遭焚毁,旋即流落民间,为冯展云所得,冯死后为盛伯羲密藏,盛死后被完颜朴孙购得,曾于1917年在北京书画展览会上展出过,受到书画收藏界的密切关注。1918年转传到颜韵伯手中。当年12月19日为苏轼生日,颜韵伯作跋记录此事本末。1922年,颜韵伯游览日本东京时,将《寒食帖》高价出售给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1923年9月,日本东京大地震,菊池惺堂冒着生命危险,从烈火中将《寒食帖》抢救出来。震灾之后,菊池惺堂将《寒食帖》寄藏于友人内藤虎斋中。1924年4月,内藤虎应菊池惺堂之请,作跋以记《寒食帖》从中国辗转递藏至日本之大概情形。二战期间东京屡遭美国空军轰炸,《寒食帖》幸而无恙。二战一结束,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私嘱友人在日本访觅《寒食帖》,以重金购回,并题跋于帖后,略述其流失日本以及从日本回归中国的大致过程,千年国宝赖王世杰先生之力回归祖国,至今仍珍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