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开始重新启动古代绘画题材,之后几乎每年都有发行,算是比较稳定的系列。古代绘画是比较热门的系列,在各种题材中一直有着特殊的地位。
版式方面,从古代绘画第一套1984年的《簪花仕女图》开始,版式就多种多样,并不拘于一格。《簪花仕女图》大版28枚,在当时属于规格比较小的大版,大部分都是40-50枚。到了编年票时代的古代绘画随着品种的增加,版式的种类也更多了。归纳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套票小版
套票小版首次发行于2004年的《清明上河图》特种邮票,此画太过出名,在此之前已经立项多次,由于印刷技术等问题均未发行,终于2004年在引进了当时比较先进的胶雕印刷机后才得以发行。采用套票小版的形式,每版一套,非常大气,广受好评。第二年又发行了十大名画中的《洛神赋图》,版式和《清明上河图》类似。2017年《千里江山图》也是采用了这样的版式,可惜发行量高达1600多万,至今依旧打折。套票小版的形式类似于小版张、小全张,对于套票的价值而言更具优势。
2、两套大版
这个品种比较少,目前仅于2010年发行十大名画中的《富春山居图》特种邮票,之后没有使用这样的版式。其实此版式就是将两个套票小版印在一个版面上。当然《富春山居图》的枚数仅6枚,即使两套在一个大版上,大版也不会太大。对于6枚套票来说,采用这样的大版形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原以为今年的《姑苏繁华图》会使用这个版式发行,结果并不是。这样的版式对于套票和大版都是双赢的局面,大版数量比套票小版少了一倍,套票同时也会减少。
3、6套两枚拼版
首次使用拼版的古代名画是2011年发行的《八十七神仙卷(局部)》特种邮票,这样的拼版不伦不类,典型的为了增加大版数量而想出的折衷做法。今年的《姑苏繁华图》也是这样的版式。其实有了《八十神仙卷的》前车之鉴,为何还要用这样的双输版式呢?主要是因为姑苏推出了短腿品种长卷版,是连票设计,邮政怕大版连票设计影响了短腿的销量,于是就改成了最差版式。这样的版式对于大版而言显得很别扭,套票撕不出顺边的四方连。目前唯一的《八十七神仙卷》已经发行了十一年,依旧打折,而且是套票和大版一起打折。
4、3-5套连票大版
这样的版式用于连票的设计,第一款是1990年发行的《韩熙载夜宴图》,套票为5横连,大版是4套总计20枚。这样的版式典雅、大气,很受集邮者的喜爱。2014年《浴马图》、2015年《挥扇仕女图》、2016年《高逸图》、2021年《五牛图》都是采用这样的版式。只要大版小于5套(含5套),就可以给完整大版的政策,使得这些套票大版也更加易得。整套邮票仅一版,更加利于交易和欣赏,虽然数量比6套大版多,但市场表现更好,即便是发行量很大的2014-2016年的几套古画邮票,由于使用了这样的版式,套票都在面值附近,并未深度打折。
5、10-12套大版
这就属于传统大版的范畴了,套票分版印刷,如2013年的《捣练图》大版10套、2018年的《四景山水图》大版12套、2019年的《五岳图》大版10套。这种大版的好处是大版的数量少很多,但由于大版的套数较多,套票的发行量不可能太少,因为还要保证大版册以及产品册用量,只要大版套数超过10套,发行量最少也得750万以上。最近几年为了减量,这样的分版式大版越来越少了。由于大版数量少,所以大版价值更高,而套票反而打折,形成了两个极端。
6、双连套票版式
古代名画双连套票一共发行过2套,分别是1995年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和2006年的《神骏图》,这些名画原本都是比较短的,没有必要设计成3枚以上的连票,实际上如果发行小型张更加合适,套票的话只能2枚连印了。1995年的《虢国夫人游春图》采用了16套大版,整版32枚的版式,和当时还比较流行大版式相符合;2006年时大版已经变小,《神骏图》大版套数变成了8套16枚。这样的版式比较普通,其他题材的双连票也都是这样排版的。
这就是目前古代绘画题材的版式,其实套用到其他题材依旧成立。古代绘画题材是最热门的品种,版式上的变化也比较多。在如今减量的大环境中,为了能够保留更多的大版数量,大版所含套数势必会越来越少。将来是否能有更新奇的版式出现,我们拭目以待。作者:邮海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