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邮票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中国集邮总公司“封中封”略谈

中国集邮总公司作为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授权的国家级集邮品制作与销售、邮票进出口的全国性公司,推出的一系列产品广受集邮者欢迎,邮票首日封作为其早期推出的集邮品,历经六十多年仍被集邮者津津乐道。

《新中国第一枚首日封发行六十周年纪念封》

图1

2017年11月7日,适逢新中国第一枚首日封发行六十周年,中国集邮总公司借鉴“票中票”的设计理念,推出全新系列的纪念封——封中封,并以“FZF”作为该系列纪念封的编号。封中封,顾名思义就是纪念封采用中国集邮总公司先前发行的首日封作为设计图案,搭配同题材封戳,呈现封中有封的效果。

《新中国特30<剪纸>邮票首日封发行59周年纪念封》

图2

事实上,封中封并非中国集邮总公司首创。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著名邮票设计师万维生就多次在设计集邮活动纪念封时,直接使用自己创作的记事手绘封作为纪念封的图案。然而,中国集邮总公司推出的“封中封”,无疑给这类纪念封一个“官方的身份”。

《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封》

图3

中国集邮总公司“封中封”开始发行至今的几年间,发行频次较低,而且发行量较少,使其能在众多的系列纪念封中迅速脱颖而出,吸引集邮者的眼球的关键所在,因而短时间内收获了许多“粉丝”。

《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纪念封》

图4

笔者通过对“封中封”的关注与收集,逐渐摸索到其选题、设计的规律。封中封选题一般结合新邮展开,兼顾特别的集邮事件。设计时选取中国集邮总公司早期发行的首日封作为封图,贴相关全套新邮,销印纪念戳,老封新封巧妙“合体”,以集邮的特有方式向历史与经典致敬。

《新中国生肖邮票发行四十周年纪念封》

图5

自2017年以来,中国集邮总公司先后发行了《新中国第一枚首日封发行六十周年纪念封》(图1)《新中国特30<剪纸>邮票首日封发行59周年纪念封》(图2)《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封》(图3)《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纪念封》(图4)《新中国生肖邮票发行四十周年纪念封》(图5)等5枚,其中发行量最大的是《新中国第一枚首日封发行六十周年纪念封》,发行量为50000枚,其次是《新中国生肖邮票发行四十周年纪念封》,发行量为30000枚,其余均为20000枚。如此发行量,对于一个集邮大国而言,实属量少品种,也使得身价倍增。

在收集“封中封”的过程中,笔者认为虽然该系列邮品能在短时间内走俏,多半是因为发行量在“作祟”的结果,其存在的问题亦不容忽视。

首先,纪念封策划应当注重延续性。

笔者系列邮品在策划与设计中,延续性是决定整体性的关键。以封中封而言,前四枚封中封的设计均直接采用原有纪念封做图案,设计者仅在“老封”四周加了些许阴影,虽说一些集邮者对这样简单的设计颇有微词,但简约之中折射出的是满满的历史感,纪念封也选贴了相关的全套邮票。遗憾的是,这样风格并没有在《新中国生肖邮票发行四十周年纪念封》得到延续,这枚纪念封虽然选择了T.46《庚申年》邮票首日封,设计师增加了点纹和邮筒等纹饰,并邀请《庚申年》邮票和首日封设计者邵柏林先生题写封名,所贴邮票也一改往常贴全套邮票的做法,改为仅贴《庚子年》邮票的第一枚,此举无疑破坏了封中封这一系列邮品的整体性。所以,希望今后的封中封在信封规格一直沿用ZL的尺寸,在设计、贴票、销戳等细节上,形成较为统一的视觉标准。

其次,“封中封”购买难度大,颇有“曲高和寡”的意味。

根据笔者了解,大部分地方的集邮者很难通过邮局的常规渠道购买到封中封,很多地级市集邮柜台的营业员压根就不知道这类邮品的存在,即便个别地方幸运的分到几枚,多半也是“内部消化”,集邮者很难轻易买到。譬如,在抗击“新冠肺炎”期间,部分省市集邮公司曾在官方微店、淘宝网店、集邮网厅地方专区公开销售《新中国生肖邮票发行四十周年纪念封》,但开售当天,淘宝和集邮网厅瞬间被秒光,而官方微店则长期间处于瘫痪状态,难怪乎被集邮者对此颇有看法。如果长此以往,封中封将难以接地气,势必会逐渐脱离大众集邮者。如果最后沦落到为少数利益群体服务,则将有悖于封中封这个特别的创意。

封中封作为一个新的品种,刚刚迈开成长的步伐,希望今后能成为我国一类专项的集邮门类,吸引更多集邮者加入到封中封的收集与研究中,通过小小的方寸天地品读流金岁月,记录当下美好。文:倪俊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