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邮票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周凤迟:邮票集藏和投资要吸引年轻人

20世纪90年代,邮票从大众化收藏品成为众人追捧的投资品种。随着邮票的使用量越来越少、发行政策的调整、集邮队伍的锐减、邮票投资收益率的骤降和社会投资工具的日益增多,原来大众化的集藏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制约,作为重要投资品种的邮票已走下了神坛,不仅又从投资工具变成了收藏品,而且还在全国众多收藏市场中被“边缘化”成了小众收藏品,乃至社会大众似乎已感受不到邮票的存在。那些痴迷于邮票的投资者和在20世纪邮潮行情中被深度套牢者狂热的心态早已荡然无存,他们只期盼着手里的邮品早一天解套,能享受轻松快乐的生活。

今年秋季,邮市出现了多年来未有的强劲上扬行情,热门品种层出不穷,赚钱效应尽显,如“/1”套票小版张在一个月内的投资回报率就超过200%,这种近些年极少出现的“胜景”,又一次点燃了投资者赚钱和解套的欲望,那些被社会大众追捧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还不及热门品种上涨幅度的零头,就连号称牛市来了的股市中的绝大多数股票也“自叹不如”。进入21世纪后的十几年,无论是新邮预订户还是投资者,邮市的几次反弹行情都没有让他们提起精神,投资者追涨后的套牢,预订的新邮面值不保,大多数邮品的表现不堪回首,只有极少数小版张和绢质邮品才能令他们露出一丝苦笑,但这种情况实在是凤毛麟角,投资邮票的甘苦着实令人回味。

通过多年的观察不难发现,大多数年轻人对邮票集藏没有什么兴趣,新邮预订的主力军也都是中老年人,邮票集藏老龄化的态势越来越明显。尽管这些中老年新邮预订户都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但是他们的邮品消费能力并不强,几次邮潮的经历使他们时时将防范投资风险放在首位,而新邮发行后的不景气更加剧了这种“紧张”的气氛。虽然新邮预订户数量相对庞大,但充其量也是三五套邮票的预订者,他们几乎不会把一定的资金拿到邮票市场上去“折腾”,尤其是投资新邮。更多的年轻人和中老年人对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却有着浓厚的兴趣,即便赔得“稀里哗啦”也在所不惜。

在这种甚为惨淡的情况下,补充邮票集藏的“新鲜血液”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可我们在邮市中几乎看不到“80后”和“90后”的身影,因而使得集邮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而各种网络理财用户中,我们看到的多数都是有着年轻活力的“80后”和“90后”,他们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骨干力量。对于年轻人来说,这种选择可以说是无可厚非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80后”和“90后”的做法也有点悲哀之处,他们为了这么一点蝇头小利就显示出年轻人的激情和热情,但对于具有高收益的邮票却视而不见,甚至是一无所知,想来还真有那么一点苍凉的感觉。

年轻人不进入邮市,说到底是一个投资回报的问题,如果邮市长期低迷,而仅在短时间内有行情,的确吸引不了没有投资经验的年轻人。但我们应该站在新的高度来认识今天的邮市,在目前众多理财产品和基金收益率不佳的情况下,邮市又一次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邮市出现持续性赚钱效应的这个时点,也是吸引年轻人到邮市投资的最好时机。而对于邮市来说这仅仅是第一步,要想留住这些年轻的投资者,向他们积极宣传集邮文化则是更重要的一步,只有文化理念的不断深入,邮市才能培育起应有的文化氛围,沉浸在文化氛围的邮市或许才能真正打动年轻人的心。作者:周凤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