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邮票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邮票背景资料—戴高乐与中法建交

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法国成为西方大国中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两国建交是东西方交往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具有战略性、时代性和全球性。两国共同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彰显两国建交的历史和时代意义,进一步提升两国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中国邮政定于2014年1月27日发行/11套2枚(与法国联合发行)。

《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邮票

20世纪的法兰西伟人夏尔·戴高乐(1890-1970),是第五共和国的首任总统,也是中法友好关系的缔造者之一,曾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反对法西斯侵略和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的不屈战士”。

1963年8月,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签订部分禁止核武器试验条约后的一天,戴高乐将前总理埃德加 富尔召到爱丽舍宫,一起商讨中国问题。当时,富尔正在瑞士达沃斯休假。富尔认为,中法建交的条件已经成熟,所以他赞同戴高乐“承认人民中国”的设想。戴高乐听后很高兴,便要求富尔作为自己的代表,利用其10月进行私人访华之机,同中国领导人进行建交谈判。富尔欣然接受这个重大的秘密使命。为此,戴高乐还写了一封亲笔授权信,供富尔见中国主席时用。

富尔曾在1957年访华,见过毛泽东主席,他曾建议戴高乐承认新中国。10月22日至11月2日,富尔携夫人访问北京、上海等地,受到中方的高规格礼遇。十天间,这位法国总统代表用大多数时间,同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兼外长进行谈判。周总理运用高超的外交谈判艺术,将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谈判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一定进展。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在京接见富尔夫妇。刘主席对富尔说:“我们很欢迎同法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我们没有别的要求,只要不造成‘两个中国’的形势。”

翌日,谈判在上海继续进行。11月2日,谈判取得了实质性成果,周总理和富尔在《周恩来总理谈话要点》这份直接建交的方案上签字。作为谈判圆满结束的标志,毛泽东主席在上海接见了富尔夫妇。毛主席说:“两位来得正是时候。要把两国正常关系建立起来。”富尔说:“现在可以说已经成功了,我将把结果报告戴高乐总统。”

三周后,戴高乐于11月22日在爱丽舍宫召见了富尔,表示准备承认中国。

戴高乐亲自过问建交事宜,他主要做了四件事。首先是在瑞士就建交具体事宜进行后续谈判。1963年12月至1964年初,法外长德姆维尔委派其欧洲司司长雅克 德博马歇在伯尔尼同中国驻瑞士大使李清泉多次进行会谈,以商定建交公报文本和发表公报的方式和时间。

其次,1月8日法国内阁会议决定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第三是事先同美国政府打招呼。1964年1月15日,法驻美大使奉命通知美国国务院,法国政府已决定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顶住了美国的压力。

第四是派特使安抚台湾当局。戴高乐于1月19日派遣总统特使前往台湾,面呈他对蒋介石1963年12月24日来函的亲笔复信。五天后,特使携蒋介石致戴高乐的信函回巴黎复命。对蒋介石信中要求推迟中法建交,戴高乐未予置理。

这样,中法建交的道路就畅通无阻了。

1964年1月27日格林威治时间11时,北京和巴黎同时发表了中法建交公报。公报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商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为此商定三个月内任命大使。”虽然公报只有短短的两句话,但中法建交的消息却像原子弹爆炸一样,震撼了西方和全世界,被西方媒体称为“外交核爆炸”。这是戴高乐和毛泽东为打破美苏两家把持的两极格局所采取的一项战略行动。对此,多数国家表示赞同和支持,少数国家表示反对或有保留,美国甚至向法国表示强烈抗议。

翌日,根据中法双方商定的建交方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中法建交发表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作为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同法国政府谈判并且达成两国建交协议的。”“中国政府认为有必要重申,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任何把台湾从中国的领土割裂出去或者制造‘两个中国’的企图,都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绝对不能同意的。”

四天后,1月31日,戴高乐在爱丽舍宫举行了盛大记者招待会,发表以中国为主旨的重要讲话,正式宣布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他在讲话中,赞扬中国历史悠久,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建立了“非常独特和非常深奥的文明”。他还强调,中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中法建交意味着“如实地承认了世界”。最后,他不无幽默地预言:“目前还在观望的某些国家政府迟早会觉得应当仿效法国。”

此后,在戴高乐的亲自主导下,法国政府采取了辞旧迎新的重大措施。所谓辞旧就是迫使台湾撤退。2月10日,法国政府正式通知台湾当局:“一俟北京外交人员到达巴黎,台湾外交代表机构就将失去其存在的理由”。当日,台湾当局被迫宣布同法国断绝外交关系。接着,法国政府也相应地撤回其驻台外交代表机构。这就彻底清除了中法建交的主要障碍。

所谓迎新就是实现中法互派大使。5月27日,法国首任驻华大使佩耶抵京。5月31日,佩耶大使在北京向刘少奇主席递交国书。此后,7月14日,法国驻华使馆举行首次国庆招待会,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兼外长出席。

6月2日,中国首任驻法国大使黄镇抵达巴黎。6月6日,戴高乐总统在爱丽舍宫接受黄镇大使递交的国书,并致词说:“大使先生,您可以确信,从我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那里获得一切便利,以利于完成您的崇高的和伟大的使命。”

至此,中法建交的历史进程划上了一个圆满成功的句号。

从那时起,半个世纪过去了。历史业已表明,中法建交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事件。它开创了中法关系的新纪元,在新中国外交史上谱写了辉煌的一页。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戴高乐毕生为之奋斗的民族独立精神和大国外交思想,打破了美国的封锁和超级大国对国际事务的垄断,率先打开了中西方相互了解与交流的大门。因此,在此拉开欢庆中法建交50周年的序幕之际,我愿向遥远而美丽的法兰西高唱一曲“伟人风范长存,中法友谊长青”的赞歌!作者:曹松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