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邮票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西安左鹏:女儿的“集邮生活”

女儿今年9岁了,生于2004年11月5日,属猴。女儿七岁的时候,我就有意识的培养女儿作为“接班人”。免得将来自己一大把年纪时,辛辛苦苦收藏了大半辈子的藏品无人问津,岂不可惜。

我记得初次给女儿上“邮课”,小家伙似懂非懂,虽然听的聚精会神,可是基本上是一知半解。倒是对花花绿绿的儿童邮票、民间传说邮票、动物邮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从第一次上“邮课”开始,我就给女儿强调必须使用镊子,必须将邮票套上护邮袋后才能欣赏的规定,并且父女“约法三章”,用每次月考、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均达到90分来换,以此激励她的学习动力。

女儿虽然上小学三年级,课业任务一点不比我轻松,一年级时广泛培养兴趣的阅读班、绘画班、二胡班、英语班,到二年级至今保留下来的二胡班、英语班,外加学校的作业、活动,功课较重。

于是,为了不增加女儿的负担,我每个月给女儿上一次“邮课”,每周指导女儿撰写一篇高质量的周记,不断提高女儿的邮识、兴趣、爱好的同时,锻炼她的写作水平、逻辑思维能力、综合素质。

自从《中国集邮报》发表了女儿的稿件后,女儿有了全国各地的不少邮友。这些集邮界的前辈、大朋友、小朋友们纷纷给女儿写来了热情洋溢的信,寄来了琳琅满目的邮品。我们要求女儿利用周末,统一给这些邮友们回信,做到每信必复。不要求她写的多么好,不要求长篇大论,要求她读懂信、理解信,能够独立完成,潜移默化的培养她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她懂得邮友之间一诺千金的真诚友谊,为她诚实做人上好人生的“第一课”。

为了进一步培养她的集邮兴趣和集邮爱好,我经常带着女儿利用周末去市中心的钟楼邮局为她的外地邮友们挑选具有陕西地域特色的明信片,坚持她自己书写地址,家长不代劳,让她明白集邮的乐趣和付出,明白互寄的含义。

每次考试,只要达到“约法三章”的成绩,就打开信销票收藏册,任由她挑选。小家伙每次都是死缠烂打、软磨硬泡,希望多“换”走几套票。我记得8月那年生日,为了奖励她,专门从上海函购了100多枚的吉尼斯邮票大全套,把小家伙乐坏了。

如今,女儿依旧坚持着集邮的爱好,坚持定期同她自己的邮友们通信的乐趣。以前,女儿总是羡慕我的邮友互寄的封片,缠着要啊要。现在好了,有了自己的邮友,每次小家伙要把她自己的收藏册都拿出来,在我们面前“炫耀”一番,很是得意。

我知道,女儿的路还很长,我们需要倾注更多的心血才能让她健康茁壮成长,我们希望集邮活动能够相伴终生。让她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对国家有用的人。

可怜天下父母心,对那些同为父母的人,我们想说,集邮对孩子潜移默化的成长教育真的很有帮助,很有借鉴。希望孩子茁壮成长的家长们,不妨尝试着培养孩子集邮的兴趣,为孩子打好人生“第一课”。作者:西安左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