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邮票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名画邮票背后的故事:徐悲鸿与《奔马》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画家,美术教育家,自幼随父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19年赴法国留学,1923年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在绘画上,徐悲鸿主张现实主义美术,强调写实,提倡师法造化。“尽精微、致广大”。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其素描多作人物、肖像,造型精练、准确,注重线与面的结合;油画长于人物、风景;中国画则融西方艺术手法于中国传统艺术之中,别具一格。兼工人物、花鸟、走兽、山水,尤善画马。北京建有徐悲鸿纪念馆,集中保存展出其作品。

徐悲鸿画马为世人所称道;笔力雄健、气魄恢宏、布避设色,均有新意,其代表作《奔马图》。徐悲鸿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从这幅画的题跋上看,此《奔马图》作于1941年秋季,此时,抗日战争正处于敌我力量相持阶段,长沙会战我方一度失利,长沙为日寇所占,正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办艺展募捐的徐悲鸿所闻国难当头,心急如焚。他连夜画出《奔马图》以抒发自己的忧急之情。在此幅画中,徐悲鸿运用饱酣奔放的墨色勾勒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并以干笔扫出鬃尾,使用权浓谈干湿的变化浑然天成。马腿的直线细劲有力,有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很有弹性,富于动感。整体上看,画面前大后小,透视感较强,前伸的双腿和马头有很强的冲击力,似乎要冲破画面。

徐悲鸿认识到艺术家不应局限于艺术的自我陶醉中,应将艺术创作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所以,他的马成为正在赏醒的民族精神的象征。这正是徐悲鸿《奔马图》艺术魅力之所在。

T28-1,1951年创作,这幅画是在北京悲鸿故居里画的。当时徐悲鸿作画时,窗前绿树成荫,和往常一样,他挥动墨汁淋漓的画笔,只消十几分钟,一匹四蹄腾空的骏马,便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它面颊俊秀,神气轩昂,筋骨强健,兴致勃发,跳跃腾骧。画面上题诗曰“山河百战归民主,铲除崎岖大道平。”新中国的建立使徐的情感如解冻的春潮,一泻千里,尽情抒发了对新中国的赞美。

T28-2,1945年创作,原画面上题字为“敷孟吾兄教之,卅四年岁阑悲鸿。”点明了作画的时间和目的。

T28-3,1948年6月创作,画上题字曰“卅七年六月悲鸿想象汉时盛世天马涞从西极陟流沙九夷服。”表达了徐悲鸿当时9迎接全中国解放的兴奋心情。

T28-4,1942年创,画面题诗曰“水草寻常行处有,相期效死得长征”表达了徐悲鸿积极抗日的强烈愿望。

T28-5,1941年徐悲鸿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创作,那时徐悲鸿为了救济在战火中失去家园而流离失所的祖国难民只身远走南洋,四次举办作品展览,将全部卖画的收入捐献祖国救灾。画面题字曰“辛巳八月悲鸿时客槟城。”表现了徐悲鸿身居异乡,为祖国抗战事业踏踏实实尽力的精神和品质。

T28-6,1944年创作,这幅画是在四川重庆嘉陵江北岸磐溪一间简陋的木板房里画的。那时徐悲鸿在中央大学教课,同时在磐溪筹备中国美术学院。虽然他当时的画价已很高,但卖画的收入,多用来帮助贫寒的学生、教师和贫病的文化界人士,自己过着艰苦的生活。画面右下角题字“问汝健足裹何用,为觅生刍尽日驰”意为:你为什么要把健壮的脚包裹束缚起来呢?还是为寻找旺盛的生命力去尽力奔驰吧!

关于这幅画和这两句诗还有一段故事。1931年夏徐悲鸿到南昌。一位酷爱美术的青年带了作品前来请求指教,他叫傅抱石。徐悲鸿认真看了他的绘画,脸上露出了惊异而喜悦的笑容。从傅抱石一幅幅作品和谈吐中,徐悲鸿敏锐地觉察出这个青年不但刻苦努力,而且很有艺术才华。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傅抱石,徐悲鸿亲自到他家中拜访。当时傅抱石正失业,徐悲鸿在简陋的茅屋中,把傅抱石的全部作品细细品评了一遍。他觉得这是一块埋没在沙砾中的金子,应当发掘出来,使其放出灿烂的光彩。于是,徐悲鸿克制住对权贵豪门的反感,向江西省主席提出建议,傅抱石是江西难得的美术人才,如好好培养可以对中国美术事业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应当让他去留学扩大眼界。听了徐悲鸿的意见省主席不置可否,却婉转地向徐悲鸿提出能否送一幅奔马图。徐悲鸿托人送去了这幅题有上述诗句的奔马图,并附信再次请求这位主席帮助傅抱石。由于徐悲鸿的极力推荐和帮助,傅抱石被选送留学深造。后抱石终成为著名的画家。

T28-7,1942年夏天创作,画上题字为“壬午夏悲鸿”。

T28-8,1939年5月在新加坡创作,画面上题字为“自新先生雅教。骋容与兮,距万里兮;安匹兮,龙为友。甘八年五月。星洲客中遣怀悲鸿”交代了绘画的时间、地点和目的,又表达了画家高远的志向和美好的情怀。

T28-9,1939年10月创作,画上的题字为“己卯十月悲鸿”。

T28-10,1944年冬天在四川重庆创作,画上的题字为“卅七年冬至悲鸿客重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