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邮票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我的最爱——具有“子模特征”的24枚方连区票

笔者是一名专题集邮爱好者,痴迷搜集古今中外珍罕邮资票品,平时喜欢上网浏览早中期/1》,证实这是1949年9月东北邮电管理总局发行的“生产建设图邮票”,平版,白纸,图幅22x17.5mm,全张100(10x10)枚,齿孔10.5度,沈阳东北画报社印刷厂印制。该票《目录》编号DB140,1枚/套,1500元,刷色桔黄。

经研究,在邮局全张(100枚)的第32号票位上,票图左侧烟囱由原来2毫米加高至4毫米,但仍在原来2毫米高度处冒出黑烟。经分析,认为其生成的原因是:1、母模翻制子模时刻意划上去的;2、母模翻制子模时沾上异物生成的。不管是什么原因,生成的结果称为“子模特征”。这一发现经集邮文献检索未见文献报道。此外,该版票齿孔间疏密不一,光齿、毛齿、盲齿并存,个别有漏齿(如第33-34号票之间第4齿为漏齿),同行齿孔排列不齐等。

笔者将这24枚方连邮票,用于《环境与健康》(5框)专题邮集中进行传统集邮研究,用子模特征邮票讲述治理环境污染的“故事”,并在集邮展品贴片的邮票下方说明文字中写道:“1949年9月东北邮电管理总局发行‘生产建设图邮票’,在邮局全张第32票位上左侧,烟囱由原来2毫米加高至4毫米,称‘子模特征’”。在邮票上方的专题说明文字中写道:“东北老工业基地技术革新成效显著,除改进燃煤设备、安装脱硫除尘装置外,加高烟囱等技术措施,节能减排,严控SO2排放总量,减少污染,提高环境的空气质量”。

笔者在集邮展品中,初步学会运用珍贵邮票(邮品)进行专题拓展,尝到了甜头,记忆犹新。这应归功于邮市“淘金”的新发现与新运用,在集邮实践中不断学习集邮知识的缘故。来源:博客论邮 作者:吴天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