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邮票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红色邮票上有座“海珠桥”

方寸之间展示历史文化变迁,这就是邮票。

从解放前夕至今,很多红色经典邮票都深入人心。“广州解放纪念邮票”留下了解放时期广州的旧影,“开国纪念邮票”令人想象到建国大典的盛况,“全国山河一片红”、“毛主席诗词”等邮票勾起人们对那段红色岁月的回忆。忆往昔峥嵘岁月,邮票就是那个不大也不小的窗口。

改革开放后,邮票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无论是表现手法,还是选题等,都越来越精彩。邮迷的队伍也在逐渐壮大,邮票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回忆,其投资价值也逐渐凸显。

亲历者说

珠江流过,广州桥多。但很多老一辈广州人都会对“海珠桥”念念不忘,不仅因为她是广州第一座跨江桥,还因为她几经波折的传奇历史海珠桥曾在解放战争时期被炸毁,后被修复,至今依然跨江而立。

日前,广东省集邮协会副会长孙海平向羊城晚报记者介绍,红色邮票中就有座“海珠桥”,而且是解放前的“海珠桥”。

孙海平介绍,1949年,当时的“华南邮政”发行了一套“广州解放纪念邮票”,纪念邮票的主图就是当时的“海珠桥”。羊城晚报记者从这套邮票中看到,海珠桥跨江而立,桥的结构清晰可见。孙海平说:“最早的海珠桥桥身中间是能开合的。1938年日军派遣飞机轰炸广州,曾把海珠桥桥体的开合器震坏,从此大桥不可以开合。后来解放广州时,海珠桥一度被国民党炸毁。1950年,广州市政府重建了海珠桥,不过重建后的海珠桥桥面不能开合了。”

孙海平说,这套老邮票的发行,还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邮票其实是在解放前设计、解放后发行的。”有一种说法,该邮票的设计者是原中山大学土木系老师马次航(编者注:对于马次航的设计者身份,业界至今还有不少疑问,有的集邮专家还在专门研究这个问题)。

孙海平介绍,由于当时广州还没解放,没有印刷条件,这套邮票就委托给香港的“地下党”印刷,由香港永发印刷厂承印。1949年10月,广州解放,这套邮票才正式发行。邮票的面值分别有10元、20元、30元、50元、100元五种,而且一个印刷张页有480枚邮票,“这样的大张在解放区邮票史上是极少见的”。孙海平表示,这也是该套邮票的特别之处。

由于这套邮票是在解放前设计印刷的,邮票面值面对后来的物价上涨,已经低于当时的邮资。后来,这套邮票被专门加盖改值/1,是用宣纸印刷的,该套邮票甫一发行即受到邮迷的追捧。在表现主题上,一些重大事件如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都会发行纪念邮票、邮品等。而且有些邮品也更具创新性,如使用贝雕做“纪念邮票”。

众说经典:红色邮票投资价值凸显

在信息化的冲击下,现在邮寄信件的人越来越少了,邮票的使用程度也大不如前。一位80后年轻告诉羊城晚报记者,由于父母喜欢集邮,他小时候也特别喜欢集邮,一看到信封就会想起自己的集邮册是否有那张邮票,过年的压岁钱也会去买邮票。“不过现在寄信的人越来越少了,集邮册已经成为童年的回忆,但我还是喜欢很多邮票的图案设计。”

其实,邮票是一种老少咸宜的收藏品,有的集邮者是受邮票本身的魅力吸引,有的则更看重邮票的投资价值和升值潜力。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在一些邮票市场上,红色邮票受到集邮者的热捧。一位收藏专家向记者表示,今年红色邮票的升值潜力很大。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50周年”全套邮票已经从2009年的2000多元升值到6000多元。

一位年轻集邮者小吴向记者表示,虽然有些珍邮的价格十分贵而且很难买到,如“全国山河一片红”,但大多数邮票的门槛并不是很高,适合大众投资。比如,今年发行的草书邮票,上午一开售,旋即就售罄了,后来该邮票一个月内就升值数倍。

今年发行的/1中的领导人,有不少是在广州生活和战斗过的,广州的邮迷张先生就十分青睐这套邮票。在日前广州市集邮协会举行的一次研讨会上,张先生专门探究了这些邮票的原地封(编者注:原地封是我国集邮者首创的一个品种,其中又以首日原地实寄封价值最高),以及这些领导人的革命事迹。

在广州邮政举办的邮币交易集市上,一位小朋友告诉记者,自己特别喜欢生肖邮票,“因为很可爱”。不少80后、90后年轻人也很喜欢有精美画面的邮票。作者:孟庆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