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邮票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邮票上的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在我国是逐步形成的,起自殷商,到西汉,淮南王刘安所著《淮南子·天文训》补充了小满和大雪,二十四节气至此完善,一直沿用现在。

  我国历法将一年分为四季,即: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四季,又称为:“四时”。古代以夏历(农历)一至三月为春、四至六月为夏、七至九月为秋、十至十二月为冬。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近代通常以阳历(公历)3至5月为春季、6至8月为夏季、9至11月为秋季、12月到来年2月为冬季。

  古人将夏历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分别用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作为相应月份的代称。又分称“四孟”、“四仲”、“四季”。四孟,夏历四季第一个月的总称,即孟春正月、孟夏四月、孟秋七月、孟冬十月;四仲,夏历四季第二个月的总称,即仲春二月、仲夏五月、仲秋八月、仲冬十一月;四季,夏历四季第三个月的总称,即季春三月、季夏六月、季秋九月、季冬十二月。四季与人们生活、生产关系密切,人们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给予“四季”种种别称。

    春,又称“阳春”、“芳春”、“艳阳”、“三春”、“九春”、“韶节”、“淑节”、“苍灵”;夏,又称“炎夏”、“清夏”、“三夏”;秋,又称“商素”、“高商”、“素秋”、“收成”、“金天”、“白藏”、“素节”、“凄辰”、“三秋”、“九秋”、“商节”;冬,又称“元英”、“元序”、“严节”、“三冬”、“九冬”、“清冬”、“寒辰”、“安守”。

    我国商代和西周前期,人们只将一年分为春秋二季,“春秋”,就意味着一年。新近修订出版的《中国历史年代简表》一书,其中“春秋”一词出典,由此而来。 <BR>  随着文化的发展,人们不但能够区别四季,能够把每个季节区分成“孟”、“仲”、“季”三个部分,还能够判定进入每个季节的日期,而且区别四季的方法更加精密,故有“分”、“至”、“启”、“闭”的说法。分,就是“春分”、“秋分”,合称“二分”:至,就是“夏至”、“冬至”,合称“二至”;启,就是“立春”、“立夏”;闭,就是“立秋”、“立冬”。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二分”、“二至”与“四立”合起来,又称为“八节”。有了“八节”的基础,便可以对季节的变化进行更细致的划分。如针对盛夏严冬中寒暑变化的不同程度,划分为“小寒”、“大寒”、“小暑”、“大暑”等,根据雨、露、雪、风、雷等气象变化出现的特定时期,划分为“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清明(又称”“风至”)、“惊蛰”(又称“雷至”)等等。经过长期的实践与研究,最后将全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俗称“二十四节气”。我国天文学家赵却民教授将二十四个节气各取一个字,按顺序编成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很受我国农家欢迎。

  一年两头春的现象是由闰月造成的,但有双立春、双雨水的年份,必定有闰月,在二十世纪这100年中,没有立春和有双立春的年份各有35次。二十四节气对我国的农事关系很大,千百年来,人们根据二十四节气的规律,创造出不少民间谚语:两春夹一冬,无被暖烘烘;雨水有水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清明断雨,谷雨断霜;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小暑交大暑,热来无钻处;冬至月头,买被卖牛,冬至月尾,买牛卖被;惊蛰闻雷未是奇,春分无雨病人稀;夏至雨,值千金;白露身不露,赤膊像猪猡;冬至前后三朝霜,不如正月初一一朝霜;芒种芒种,样样都种; 小寒大寒,就要过年;晴冬至烂年边,邋塌冬至晴过年……

  2003年9月15日,国家邮政局发行TP.26《二十四节气》邮资明信片(一套12枚),就是以此作为理论根据的。如(12—1)立春(雨水)~(12—12)小寒(大寒),则表明它们是节气与中气的前后关系。我国台湾省邮政部门曾发行过二十四节气邮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