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邮票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古钱币中“后加刀”的原因和基本特征

“后加刀”顾名思义就是后来加的刀,在古钱币研究领域,经常与雕母混淆。

为什么会混淆?

袁大头银元

主要原因是两者都属于雕刻钱,而且都是铸造完毕后雕刻的。

但两者的本质区别是:雕母是为了雕刻作母而铸造的而后加刀是为了审美将铸造币雕刻的。

在漫长的收藏岁月里一些老藏家,由于喜欢某一种钱币,在获得以后发现字体有流铜现象影响美观,所以就将其修整雕刻,这样的钱币就叫“后加刀”钱币。

这种玩法在清代,非常盛行,特别是宫廷玩赏钱,我们现在所能认定的宫钱中有很多都是加了刀的钱币。渐渐的后加刀在民间也开始盛行,一些大户人家在婚庆、寿庆或重大节日的时候经常把已有的吉语花钱经过加刀或涂色进行赠与。以至于官方钱局为了适应潮流都铸造一些专门用于加刀的纪念性吉语用钱。我们所熟知的苏炉雕花钱就很具代表性。

后加刀钱币不是伪造的雕母,有人一看到后加刀的钱币就误认为是当今仿品,这是不正确的,鉴定的方法有很多种:

1、后加刀的钱币没有雕母钱币为了雕刻而铸造的特性,所以它在雕刻时不一定是全新的。并且会有生坑清洗,除锈、熟旧和传世雕刻的可能。

2、后加刀完全是以修整而修整,为审美而雕刻,所以它不会有任何的拘束。其风格完全是按照收藏者的意愿而修改。

3、加刀钱币,没有统一的雕刻手法,但一定会有时代特征,更不会有正规雕母的规范制度,所以它的工序不都是完整的,这就出现了很多刀痕明显且不规范的现象。

加刀钱和雕花钱一样,都是古钱币收藏中非常宝贵的形式,它们凝结了我国收藏者的智慧和对于美好事物追求。

所以,此物通灵!来源:迷中泉的博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