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邮票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今后新邮的方向在哪里?

2016年开始的一波熊市到今天还未结束,尽管邮政已经连续三年减量,但打折票依旧很多。新邮是市场的基础,发展不好也会影响老邮,最关键的是会影响中国集邮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那么今后的新邮应该如何发展呢?

首先,选题更加多元化,多发行贴近年轻人的热门题材。

在保证原热门题材如生肖、古典文学名著、古代名画、经济建设、大事件等继续发行,适当增加一些社会热门题材邮票,如金庸作品选、锦鲤、漫威英雄、日本动漫、情人节、圣诞节、12星座等国际化题材。生肖作为中国文化很多国家都发行邮票,为何作为开放的中国反而不能接受西方文化呢?以这些具有流行元素的题材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入坑。六月在武汉举办的世界邮展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参与,但年轻人更加喜欢外国邮票,如英国的哈利波特,日本的机器猫等,就连很多中老年人也说外邮设计的好。设计方面广开门路,多找些场外人事参与设计,今年的古代神话也是一次不错的尝试,也许能改变目前中国邮票设计千篇一律的窘境。

其次,把邮票免费赠送给中小学生群体,让其养成寄信的习惯。

邮局积极和学校联系,加强中小学生对邮政的了解。国外的集邮周很多都有免费赠邮票给学生的活动,让其从小培养集邮的爱好,只有从小培养,才能出现新的死忠。中国邮票不能只依靠老年人来存活,老年人靠不了几年了,还是得发展新生力量。

第三,发行量是市场行情的基石,一定要控制好。

目前的行情已经发展到历史最低点,理应大幅度减量。近几年集邮者流失严重,邮迷不足百万,1000万的量明显过大,自然消耗渠道又不通畅。大部分也是冲着理财保值来的,一旦升值神话破灭,大量集邮者退坑那就再正常不过了。相反,如果邮票升值了,很多人又会进来,尤其更多年轻人的加入,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发行量历来是邮政操纵行情的杀手锏,行情不好就减量,减到一定程度自然行情就会上来,屡试不爽。目前来看,发行量不减少到700万以下,行情是很难有起色的。但这就要求邮政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甚至在一段时期豁出去挣不了钱甚至赔钱,这样才能使市场逐渐好转。即使市场将来转好,也不能一下子就大幅度增加发行量,可以以3-5%的速度适当增加,但也要有个上线,不能超过1000万,否则辛苦培育的市场会很快玩完。

第四,减少小版和短腿品种的发行。

小版(版式二)近几年越发越多,早些年小版是个香饽饽,市场炒作的对象,自从2015年以来发行量涨到了三四百万后,行情急转直下,尽管2018年小版发行量减到150万以下,但也无法挽回颓废的局面,众多小版打折。小版的存在分散了一部分资金,影响了套票的涨幅,应该减少甚至取消。或者可以像2005年那样大小版合二为一,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短腿现在一年要发行七八个品种,也太多了,90年代十年也不超过5个。利用短腿来带动行情或许九十年代能有一定的效果,但现在已经不行了,甚至出现某些短腿也打折的奇葩现象。短腿早已经没有了存在的必要。邮政专心致志搞套票比啥也强,不要总想着偷奸取巧。

第五,某些重点题材应该改变一下规格。

如生肖题材第一轮是套票+小本,第二轮改成只有套票,第三轮则是套票+小本+小版,第四轮也是如此。生肖票现在还有多少人关注,没有必要搞出那么多品种,当然如果只发行套票有点少,可以加个小全张或小型张,大版改成9-12枚的大版,并且加上一些边饰,小版和小本取消,这样岂不是更好。原来的规格实际上起着增加发行量的重要作用,一个小本含5套邮票,1000万的小本客观上多了5000万套票,即使套票再减少,总量依旧很大。XX大邮票,从2007年起就是2+1+小版的规格,其实只发行一套票,可以1-4枚,完全可以,这个题材还发行小型张实在没有必要。类似的题材还有不少,都是零零碎碎的带一大堆品种,实在没有必要。

需要改变的地方很多,在这里只是点出几个,希望邮政能够据此改正,只有这样中国集邮才能笑迎明天。作者:邮海浮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