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邮票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新邮减量+提振市场 重磅VS重炮 邮政+集邮者做好双赢准备了吗?

近日,各个邮报邮刊、集邮网站、微信群、QQ群、公众号等各种媒体,纷纷进行了邮政方面新邮减量和提振市场的重磅报道。

通过各种大数据、分析对比,不断强调目前邮政方面在提振市场方面所做的努力,2018年邮票发行量计划比2017年减少29%,超过之前所说的27%。诸如邮政方面在四轮狗发行前承诺的,四轮狗将是本轮生肖票发行量最少的,根据公布的数据,《戊戌年》生肖票套票发行量比《丙申年》猴票减少600多万套,比《丁酉年》鸡票减少2000多万套,减幅达到20%多。同时严格控制大版使用,零售和预定用票直接在邮票印制局破版下发。

《戊戌年》特种邮票

2018年部分套票发行量调减近40%,部分小版票调减超过50%。2018年普通空白邮资封片和纪念邮资封片发行量调减近70%。2018年纪念邮资封片预计在100万套左右,最低将达到80多万套。普通空白邮资封片减少至33.6万套,降幅达到69%。

通过这些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邮政方面提振市场的举措不可谓不强,用心良苦,可以说是进行了较大的努力和改正,也是为2019年新邮预定铺路。可以说,如果再这样下去,2019年新邮预定恐怕将惨不忍睹,这是邮政方面最不能接受的。

问题是,虽然邮政出台了新邮减量的重磅举措,祭出了“减量”的大旗,但是市场上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广大集邮者和投资者,包括大大小小的邮商根本不买账,市场上和网络上其实是嘘声一片。

2018年至今,除过戊戌狗以外,发行的新邮几乎都已经打折了,减量几乎达70%普通邮资封片,引发炒作噱头之外,基本上没有可圈可点之处。

在邮政看来,祭出“新邮减量”的大旗,市场上应该会出现立竿见影的反映,可惜半年都快过去了,市场依旧用一片惨绿,惨不忍睹来回应。这说明,目前整个市场极度缺乏信心,大宗交易资金不断创出新低,交投惨淡。

我们注意到邮政方面最有说头的戊戌狗,一是只是比丁酉鸡年减少了2000多万套,还是远高于市场承受能力,要知道丁酉鸡年的发行量是天量,用天量的发行量做参数减量,本身就不科学,根本没有可比性。二是减幅只是20%,远远没有达到之前公布的27%,在使用机制不畅通的大背景下,发行量等于存世量,用巨大的存世量来推动新邮价格上涨几乎是痴人说梦,2017年全年票价格的“腰斩”,与其说是市场反映过度,倒不如说是一种强烈的情绪宣泄。

这次邮政方面推出的新邮减量举措,广大集邮者呼声最高的现行包裹、EMS不能使用邮票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最强烈的改变发行机制和发行渠道,普通综合柜台敞开销售多余编年票和邮资封片的问题没有得到正面答复。

既然是新邮减量+提振市场,为什么还要遮遮掩掩,犹抱琵琶半遮面,不一次到位。仅仅依靠新邮减量根本无法提振市场,仅仅依靠几十万集邮者根本无法消化发行量依旧达到1000万套的新邮,市场的信心已经严重动摇,集邮者已经没有投资的意愿,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已经到了历史最低点,甚至已经麻木不仁了。

面对邮政方面已经释放了诚意,广大集邮者和市场一定会有所触动的,我们要给邮政方面一点信心和时间,大家都在密切关注市场动向。如果市场继续恶化,不排除邮政方面会继续出台更大力度的措施。

问题是,不从根本上解决包裹、EMS无法使用邮票,综合柜台购买不到新邮和邮资封片、市县级城市没有集邮柜台这三大“顽疾”,就无法从根本上助推中国集邮健康可持续发展。新邮减量的“药效”只能是昙花一现,减量过猛有可能矫枉过正,适得其反,难道届时再扩大发行量来应对吗?

新邮减量+提振市场,邮政和集邮者要携起手来,走合作双赢的道路,让利于民,不与民争利,这才是最根本的解决之道。来源:老哥阅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