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邮票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警惕机戳过滥只能重蹈编年票覆辙

2018年开年,广大邮友们忙的是不亦说乎,从满头白发的老年集邮者,到不少青年集邮者,都是人手不少明信片、信封,集中在各个城市中心邮局,齐刷刷的等待着过机戳。

网络上,各个微信群、QQ群、各个交易论坛、交易网站、微店上也是大量代办的信息充斥期间。

在原先国版鸡狗交替戳、狗戳继续使用的大前提下,邮政方面在全国相继推出,3月2日雷锋、3月3日人大、政协、3月4日周恩来,不少城市继续推出十二时辰机戳,令广大机戳爱好者和集邮爱好者在最初的兴奋之后,感觉到不少的迷茫和不解,那就是口袋里的钱袋子,明显有点吃紧了。

自寄尚且可以保证,互寄则是要给全国各地邮友们互寄,有言在先,不能失信。几个十几个还可以,多了明显就有点着不住。邮政方面似乎从去年国版二十四节气中尝到了甜头,一带一路、张骞、十九大,机戳的频率和速度明显加快,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广度和强度也明显提速。

一句话,金钱的力量是伟大的,经济效益决定服务水平,真的是真理。大频次的投入机戳,简单易行,操作方便,经济效益却是成倍的增长,邮政方面热衷推行机戳和发行机戳产品的目的不言而喻。

反过来看,广大集邮者们再三呼吁的减少发行量、敞开编年票供应,扩大线下零售量的呼声,再次得不到邮政方面的任何正面回应。

机戳作为邮资凭证的一种,作为一种简介扼要的邮资凭证,少量的,适度的,值得提倡。一旦过滥、过频、过多,就难免会重蹈编年票增量发行的覆辙。

要知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区区一个二十四节气、十二时辰算什么,我们还有八仙过海、五十六个民族、水泊梁山三十二天罡、七十二地煞、还有八百罗汉,只要邮政高兴,冷不丁给你全部推出来,估计最坚定的铁杆机戳迷都会直接歇菜,蒙圈不行。

从这几年机戳发行的地域来看,邮政基本上是进行全国布局,在全国范围内每个省、自治区有计划、有目的的选择几个城市(区)发行,惹得不少机戳迷非要集一个“大全套”不可,邮政的钱包怎么能不鼓起来。

一个全国范围内的“大全套”可以,每次都是“大全套”,一年多少机戳,有多雄厚的经济实力可以支撑“大全套”?集齐了“大全套”又能怎样?

因此,机戳发行,要严格掌握,从严适度,作为邮票的必要补充,不能过多过频过快,更不能喧宾夺主,适得其反。每年国版机戳不超过二个,地方以省、直辖市为单位,原则上不超过一个,最多不超过二个。

最重要的一条是,机戳发行前要提前在全国范围内公布计划,不要搞“一刀切”,更不能拍脑袋的临时起意,搞得集邮者不知所措,更临时仓促出台,质量和效果都不尽人意。

可能机戳带来的经济效益,令邮政方面不愿意轻易放弃,或许还会不断增大和加快发行。那样的话,编年邮票增发导致的目前市场就是机戳的明天,恐怕到了那个时候,一个好好的收藏品又会给玩坏了,空留下一地鸡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