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邮票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品相完美无瑕的实寄封片真的是“实寄”的吗?

有时候看到不少邮友在各种各样的群里“晒宝”,给我留下了非常强烈的印象和“刺激”,梦寐以求都想要几套一模一样品相的实寄封片。

玩实寄封片的邮友们都知道,想要获得一件品相完好,日戳、落地戳完整,边角整齐,要素齐备的实寄封片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实寄封片,顾名思义要实寄,要经过邮政工作人员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一个省到另一个省的接力传递,或者港澳台的辗转反复,至少要经过十多个人的手,十几个岗位才能完成。期间,还要考虑到我国地大物博,自然条件变化多端,狂风暴雨、雨雪连绵等各种天气,对实寄封片都是有影响的。

但是,这些实寄封片的品相真的是令人心动不已,看到的第一眼就不想放下。日戳完美无瑕,加盖的位置绝对是行家中的行家,绝非普通邮政工作人员能够加盖出来,没有一丝半点的墨迹和花戳。落地戳也是完美无瑕,工工整整,不跑墨、不粘连。标签凭证整整齐齐,四个角直挺挺,整个实寄封雪白无暇,堪称绝品,完美的跟没有使用过一样,真不敢相信是实寄封片。如果要打分,绝对是100+。

刚开始,很心动,那真的是一个羡慕嫉妒恨啊。为什么自己千辛万苦实寄封片总是要有一点小小的缺陷,不是日戳盖得不理想,就是落地戳不清楚,再不就是边角折损,或是日戳没有加盖到完美的位置。

为了获得那些“晒宝”邮友一个品相等级,我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多少次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想要获得比较好品相,是可以实现的。要获得那些邮友手中的“绝品”,真的是太难了。

套用蔡明小品中的一句话“都是千年的狐狸,你跟我玩什么聊斋啊”。其实,那些所谓“绝品”的实寄封片,很大一部分根本没有经过“实寄”的“实寄封片”,属于典型的人工制造迫于无奈的“真的假”。

首先是自行加盖日戳,因为是集邮者自己加盖,水平和技术,盖戳的位置等各个环节要高于邮政工作人员,不是邮政工作人员随意盖戳。加盖日戳好后,精心晾晒,确保油墨在空气中正常挥发,不会出现粘连和花戳。

紧接着,采取接力的方式,本市的自行加盖落地戳。外埠的用快递的形式,将实寄封片交给外地邮友加盖落地戳。因为没有经过实寄,没有受到邮包中各种信函的相互挤压,没有重叠,没有折损,没有水渍等各种损害和意外,当然是品相完美无缺,无缺到了“绝品”。对于追求品相的集邮爱好者,或者少数“品相洁癖”的人而言,是再好不过的艺术品了。

实寄封片,首要的是实寄,没有经过实寄环节的封片还能称之为“实寄封片”吗?笔者不反对为了保证品相完美,专门绕过邮政实寄环节,人工制造“绝品”的“实寄封片”。

但是,决不提倡,更不鼓励。一是本末倒置,完全颠倒了实寄封片的含义,成了仅仅是为了追求品相而人工制造的小众行为。二是增大了成本,要知道倒播日戳是严格禁止的,为了抢在挂号信函到达前完成落地戳加盖,不得不发快递。如果每次都这样“操作”,经年累月,费用惊人。三是失去了乐趣,实寄封片不管是互寄,还是自寄,追求的是过程,享受的是过程。这种行为将过程全部省略,变成为了“结果”而“结果”,毫无乐趣可言。

最后,实寄封片在各个环节忠实记录了邮路,如改退签条,加盖的各种名章、戳记等,都是完成的记录和反映。绕过实寄环节的这些新崭崭的“快递封片”,的确给人一种耳目一新,强烈的羡慕嫉妒恨之后,就如同满大街的快餐,食之无味,老百姓送给他们一个绰号叫“洋垃圾”,仔细想来,的确有几分道理。作者:西安左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