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邮票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郭润康集邮人生中的初始阶段

郭润康,在当今中国集邮界,是备受尊敬的仍在世的中国早期十大集邮家之一。2017年3月24日,他将迎来100周岁生日。

郭润康集邮,有很多传奇故事,在集邮界广泛传播;郭润康做人,有很多慷慨义举,在社会上受到夸赞;郭润康养生,有很多独特方式,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与仿效。

此文是笔者对郭润康集邮人生中的初始阶段(1931年—1940年)所做的研究,供大家参考。

郭润康集邮的经历,也像其他事物发展规律一样,有它的萌芽、成长、壮大、成熟期。那么,郭润康集邮初始阶段又是怎么形成、演进的呢?

从学识上划分,可分为朦胧感、好奇心、索求欲。

从时间上划分,可分为幼年、学童、青少年。

朦胧感——从收集香烟盒到使用“龙头”邮票寄信

郭润康,1917年3月24日(农历润二月初二)出生在江苏省丹阳市,6岁读私塾,背诵过《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大学》、《中庸》、《孟子》、《论语》。他幼时生活单调,小孩子们在一起时,常玩些打弹子、放风筝、捉蟋蟀、踢毽子、打陀螺、滚铁环、捉迷藏之类的游戏;夏夜乘凉,在大人讲的故事里入睡;逛街,则听小曲儿、看耍猴儿、看木偶戏,再花几个铜钱吃点零食。那时,唯一有点品位的就是收集香烟纸盒画片。香烟纸盒图案很多,又很好看,有故事、鸟类、生活用品等不同系列,集齐集全一整套后,烟厂回收,可换一辆自行车呢!因此,大人小孩都热衷于收集,还可以互换互补。这种集藏给郭润康带来一些童年的快乐。

8岁那年,母亲去世,两个弟弟相继夭亡,妹妹被姑祖母收养,父亲把郭润康托嘱给三叔后,便只身远游。

三叔在丹阳县大隆绸庄任司账,常与上海、南京、苏北、安徽等地的绸布店或客户有书信往来,每逢月末、节日来临之际,郭润康都会被三叔叫去寄账单、贴“龙头”(邮票)。三叔交给郭润康一个名叫《中华邮局邮票册》的小册子,里面夹着1、3、5分等不同面值的“龙头”,图案是一只扬帆顺风前行的帆船,使用时再一枚一枚地撕下来。这样,郭润康在童年时对信件有了接触,对“龙头”贴在信封上的作用产生了初步印记。邮票为何叫“龙头”呢?这是沿袭清代“龙”图邮票而来。如按郭润康的年龄推算,当时的清王朝已被推翻多年,民国帆船邮票已启用,“龙”图邮票也不再在通信领域使用了。但在郭润康的老家,仍然流行“龙头”的叫法。

邮票小册子封面绘有简单的稻穗图案,颜色有黄有绿,并不太美观。一旦里面的“龙头”用完,封皮就当废纸处理了。北京一次帆船的小本票有6种,二次帆船的有8种,加起来是14种,那时经他手的是新版,如能保存几枚,即使是空壳的封皮,也是很有价值的。郭润康在回忆中对此表现出惋惜。

好奇心——从五洲大药房的邮票剪贴到战火中携邮逃难

1931年,郭润康14岁时,已在安徽蚌埠天纶绸布庄任职的父亲放弃子承父业的初想,利用自己在外打拼多年、地缘人缘熟的优势,把郭润康推荐给好朋友、上海五洲大药房蚌埠分店经理韩焕卿,并“设酒拜师”。

来到五洲大药房蚌埠分店后,郭润康每天除了打扫卫生,还需学习药品知识,如药品名称、功能、厂牌、价格和英语,并要登记来信,然后送经理室。需要回信的,经理就让郭润康誊写后再寄出。郭润康当时年龄小,一些上下门板、拉铁门等重体力劳动就由大师傅们承担了,而收发信件成为他每天的例行工作。

一批批来自客户、兄弟分店的函件,以及来自英国、德国、日本、美国、荷兰等国药厂的广告、杂志或新药说明书等邮件,贴着各式各样的邮票,图案花花绿绿的,比香烟盒上的图案好看,郭润康产生了收集的念头。刚开始时,他将邮票从信封上撕下来,有的被撕破有的被撕薄,破坏了品相。后经人提醒,他就用剪刀将邮票带纸一同剪下,用水浸泡,使邮票自然脱离纸片,然后晾干,从而获得完整无损的邮票。

郭润康进店的第一个春节前,被经理安排打扫贮藏室卫生。他在整理杂物时,发现满满一箱被弃的1919年开业后最初十来年的账册和信件,便从箱内挑选了不少贴有纪念邮票和帆船邮票的信封带回宿舍,从而收获大量邮票。后来,他将品相差一些、重复的邮票贴成“公司训”《精诚》两个大字,镶入镜框,挂在宿舍里,受到经理和员工们大加赞许。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8月,日军又向上海大举进犯,12月占领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地处津浦铁路要冲之地的蚌埠风声鹤唳。蚌埠分店接上海五洲大药房的电令,携货包船撤退。郭润康除了随身衣物外,只携带了一本贴满邮票的册子。

战事吃紧,蚌埠沦陷。分店员工几经周转,来到武汉。经蚌埠分店经理推荐,郭润康在汉口分店仍然担负客户来往信件处理工作。这年,郭润康迈过20岁门槛。

同事对郭润康好奇心的认可,无疑是对郭润康选择的认可,而携邮逃难的艰辛则磨炼了他的意志。

索求欲——从杂乱无章的土制邮册到有序分类和使用年鉴

一个有良好愿望的毛头小伙与邮票打上了交道,而这一举动竟持续了6年光景。那些年,郭润康自我摆弄,自我享受,基本上是土法上马、闭门造车。由于信息闭塞,他连当时近在咫尺的与“三大邮会”(上海中华邮票会、新光邮票会、甲戌邮票会)齐名的芜湖大同邮票会也不甚了解。直至到了武汉、贵阳之后,这种状况才发生变化。

一是经一位良师益友的点拨学会了邮票分类。武汉的集邮者林良斐向郭润康传授了“胶水纸”贴邮票的方法,又指出,“你贴得杂乱无章,如帆船票要分伦敦版、北京老版与新版;中山像要分双圈与单圈;烈士像共有12枚6位人物”,“区分版式是很重要的,既可正确地分类,又是研究邮票的手段”。林良斐的指导,使初学集邮的郭润康茅塞顿开。郭润康把重复的票看成多余的,打算弃之,林又说:“多余的叫复品,留下可以用于研究或交换。”郭润康感慨:“听君一席话,大有胜读十年书之感。”

二是一枚明信片激起初试交换的浪花。受到战争影响,郭润康由汉口分店被派遣到广州分店,再被派遣到广西梧州办事处,又从梧州转至贵州筹办贵阳分店。1939年,刚过完22岁生日不久的郭润康,迎来了贵阳分店的开张。这天,郭润康见到一枚从上海五洲邮票社寄来的明信片,明信片背面印着一长串收购邮票的广告,列出了品种和价格。他想,自己集邮从皖北、汉口、广州、梧州至贵阳,还是第一次获悉旧邮票也能当成商品买卖。于是,他大胆尝试,先后两次用自己的邮票复品换回了5000枚外国邮票,对方还附赠《卖品目录》一册。对此,郭润康有一种满足感、成功感。

三是由一则广告产生的求学效应。郭润康收集外国邮票已达一定规模了,但邮识太浅,踌躇不前。偶然间,他从媒体的一则广告中发现有人出让《邮票年鉴》,便马上求购。最终,他花10元的大价钱(他工资才30多元)购得一本英国吉本斯邮票公司发行的《邮票年鉴》。他按图索骥,一一对照,查出了外邮的国名、地名、发行年份、邮票名称,继而对自己的邮册重新编排,并将原混杂在一起的航空、欠资、附捐邮票另立门户、区别开来。《邮票年鉴》同时收录了中国邮票,对于中国邮票知识也一知半解的他,感到十分幸运、及时。郭润康借助英文字典,认识了“大龙”、“小龙”、“蟠龙”、“慈禧寿辰”、“宣统登基”等早期珍贵邮票,懂得了“暂作洋银”邮票使用的原因。

这本《邮票年鉴》帮助郭润康掌握了许多国内外邮票知识,引导郭润康迈入集邮殿堂,推动郭润康走向集邮领域的更高层面。作者:肖英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