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邮票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李近朱:邮情深深缘何来?

见证一个世纪的风云春秋,展陈几近百年的集邮成就,以人生也以邮情,铸就了令世人也让社会的“恒敬”。这已不单单是过耄耋之年达期颐之岁的贺寿,而是在提出一个很有启迪意义的生命话题了。

一批“恒敬”其人的民间的而不是官方的集邮群体,自发组织和撰写出版了一部关于这位老人的传记,于老人百岁寿诞之际面世。这部大书《郭润康的百年人生》,不啻是一份最好的礼物,送给了郭老也送给了广大集邮爱好者。

传记要旨,当写传主其人其事的“有什么”和“是什么”,要真实而无粉饰,生动而无琐细,并联系到社会和时代的大环境大背景。一以贯之的传记,往往如此命笔,且以为写出了真实,便完成了传记使命的大部或全部。这是写对了,但要写好,却还要写出一个“为什么”来。以此书为例,传写六章,除第一章概叙其人生履迹,尾一章尽书其享集邮况味,核心四章则以一“情”字贯穿,即:“情系邮票”、“情系邮刊”、“情系邮友”和“情系邮书”。若果说,这个“情”字贯穿郭老百年人生只是一个状态,那么,此传记则在这个“是什么”的“情状”抒写中,开掘出了“为什么”的“情”之缘由。

“情状”仅是人生状态的表象叙说,而“情缘”则要解析“情”之何来。“情”之何来?谓之有“爱”。毛泽东说过一个精辟见解:“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那么,这个“爱”从何而来,亦即爱的理由是什么,则须探究。作为集邮的世纪老人,郭老情系集邮的一生,其邮情深深缘何来?这是人们认知和“恒敬”郭老的一个缘由,一个理由,也是一部有深度传记的真正价值所在。

读过郭传,掩卷而思,一个百岁老人,曾携歧黄之术悬壶济世,其长生之道似得益于医,其实,还得益于文中所述的郭老一生不离不弃的集邮,且倾出如此深厚情愫。“邮”构人生,使其满蕴了“深情”与“真气”,诚如古人所云:“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我想,一个人贵在有“深”有“真”,如此,则“坦荡荡”而无“常戚戚”,于精神心态来讲,那才是一片阳光造就了百年岁月。

对于邮票,道出“中国人应该集中国邮票”;对于邮刊,说出“集邮是很有趣味的文化生活之一”;对于邮友,讲出“把自己的全部邮票和集邮书刊赠送给他”;对于邮书,论出“只要适合读者口味就能畅销”等。这些真知灼见,全在郭老百年人生的一个“真”字中。因此,说到郭老邮情深深缘何来,我想起了也是世纪老人的巴金。他在人生暮时写了讲“真话”的大书《随想录》,贵在一“真”。郭老的“真”堪比巴老,这让百岁老人离现实离时代离大众很近。人们“恒敬”其人,首先在于其“真”。邮情深深,首先归于一“真”。《郭润康的百年人生》一书,撷取郭老其人其事中的“深情”“真气”,故既讲到其集邮情状也道出其情之缘。于是,文字向深处开掘,有了启迪意义。

遍读此书,郭老一生与邮结缘历历在目,且生动异常。作者不用概念而用细节,刻画了迷醉邮中的一位集邮家的“饕餮”之态。但在徜徉于邮票邮刊邮友邮书之间,作者思考了郭老邮情之缘的另一个重要侧面,那就是在集邮中的“思考”。只集不“想”,那就是“攒”。综览此书,郭老对于集邮不单是收集攒藏,还在思考中体味集邮的内涵和提升集邮的品味。宏观来说,他认为“介绍一些近期票,也是发扬‘国粹’”,然后更直白地道出“通过邮票来表达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微观来讲,郭老则以自身集邮经验,条分缕析地说出:“珍品失之易而保之难”、“集邮贵在互助,他人助我,我助他人”、“为邮集找到了归宿,我也心安了”等。如果说,从宏观到微观的论说还只是郭老思考的一些观念,那么,集邮家以邮识为先导,在漫长集邮岁月中他所论证的专业化细节,则更见其思考的缜密和疆界的广袤。如,对于美国SCOTT目录,郭老研读后认为“它是全世界邮票家族的‘宗谱’”。而对于自己身边的贵州地域邮品,郭老不仅关注,而且研究思考,提出“加印‘黔’字邮票,流传不广”,“用了‘黔区’两字,较为特殊”以及讲述了“盘县木戳邮票与邮人第三次见面”等。集邮贵在邮识,郭老不仅是集邮活动家,更重要的他是一位造诣颇深的集邮专家。他有自己的集藏,也有自己的思考,还有自己集藏与研究的成果。集邮家的邮情,不单单是激情澎湃的一些空话,而应当有严肃的缜密的思考。在思考中,出观点也出集邮研究的和集藏的成果。若言郭老深深邮情缘何而来,其中的一个“思”字分量很重。其重,是说惟思考研究,才能对于集邮藏品有深厚的认知,对于集邮行为有深刻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才能看明白为什么一位享有百年人生的老人对于集邮会有如此深深的情愫与情感。这是《郭润康的百年人生》一书讲到邮情所系的核心章节时,为读者开掘出的人生的也是集邮的又一“秘笈”。

在集邮界,百岁郭老有尽人皆知的口碑。对于邮友,他一派真心真情,成为人所敬之的楷模。在物欲横流时代,郭老对人对事有如此纯真朴质的情感,这是从他所从事的救人于患的职业等人生感悟中铸就的他在集邮这个业余文化领域的高尚品德。邮品、邮识、邮德,这是集邮应具备的最基本元素。其中,尽管有惠我邮品不如授我邮识之说,但邮德在邮品邮识之上,是个前提。《郭润康的百年人生》一书中“情系邮友”那章,尽写了郭老待友之道所彰显而出的邮德。

郭老曾经“感觉最大的困难是时间不够用”,“有人问我忙不忙,我说比上班还忙”。多年以来,郭老对于认识的和不认识的邮友,对于资深集邮家和普通集邮者一视同仁,不辞辛劳,每日读信复信。从郭老信中,各地邮友为一位老人待友赤诚之心所深深感动。一位邮友写道:“在郭老看来,以邮会友是集邮的至高境界。郭老的邮友遍布全国各地,每天都会收到30余封来信,来信中有提出疑问要求解答的,有请求鉴定邮品的,有索取集邮资料的,有请求代购邮品加盖邮戳的,有要求签名题词的……郭老有信必回,有求必应,慷慨地付出了许多时间和金钱。笔者曾多次写信向郭老讨教问题,郭老都及时回信给予解答。笔者为了答谢郭老而寄赠封片,郭老总会回赠封片。郭老诚恳待人与邮友和谐相处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我以为,郭老情系邮友不单是一个礼节式的行为与动作,这是郭老邮德的真切体现。集邮本就不仅仅是物件上的有无互通,更是邮识和邮情的交流。愿集邮事业发展,成为社会文明的一个助力,这是郭老不辍之举的依据和支撑。他说过,“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可誉为‘甲戌精神’”。实际上,从“甲戌”走来的郭老几近百年的集邮,正是恪守“情系邮友”的精神,才让全国集邮者拥有了自己的榜样和楷模。不少邮友在郭老寿辰之际,深情写下了向郭老学习的文字:“一是热爱集邮。二是宣传集邮。三是探索研究。四是诚恳待人。五是勤俭作风。”

从《郭润康的百年人生》一书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人能够长寿期颐,虽在于作为专业医生对养生之道的了解,但主要还是其精神境界的高尚与纯净。平和平静平淡的生活状态以及热情热心热诚的工作状态,全没有在一些邮文中或集邮活动中常见的那种浮躁怨尤牢骚。毛泽东说“牢骚太多防肠断”,从这个角度看,郭老以宽阔心怀面对世界,养就了他的健康的精神境界以及体魄。若问此种修养何来?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他所挚爱的集邮。诚如他所说,“做过有意义的工作,没有白活”。这“有意义的工作”,包括集邮。

《郭润康的百年人生》一书,在结构上,以“情感”为核心,精炼而准确地概述了郭老煌煌一生的亮点;在叙说上,以“细节”为基点,运用纪实笔法抒写了郭老人生的真实历程;在语言上,以“质朴”为风范,不事渲染用词精准地为郭老履迹作了纪录;在装帧上,以“集藏”为追求,不同版式的构想与简朴透华的装帧,使此书既是一部热门读物又是一份纪念性的珍贵藏品。

特别要说的是,举国上下普通集邮者,为一位没有权势不是大款的普通集邮老人,为一位在广大集邮者心目中由衷热爱的可敬老人,真心至诚捐助投资,自发组织撰著出版,为其祝寿,彰其高风,这本应是官方集邮组织所为之事,却由民间集邮组织主动承担了。文献集邮研究会的葛建亚、李毅民等先生,尽倾心血,精心策划,经年不辍采访、思考、构想、撰写以至出版发行,终在郭老百年寿辰之际作为“寿礼”献给了这位老人。

此外,这部书的编者和作者深谙郭老简朴恬淡低调平和之道,声言全书“无个人题词,仅用杨利民会长手书一贺联。而将文献集邮研究会的征联附于书后,这比书前放上十几页甚至几十页题词的效果孰好孰差,可以想见”。编者葛建亚先生还认为,“平日最不愿干又不得不干的事就是应付题词”。这种毅然决然去形式化风气的新举措,又在这部书中开了一种集邮的新风范。

《郭润康的百年人生》这部大书,以一个世纪老人,生动深入地宣传了集邮文化的精粹和集邮领域大可提倡的高尚品德。这远比一些形式化的官气化的集邮活动,不知要有意义多少倍。由此,也彰显了处于基层的民间集邮组织蓬勃无限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在为郭老贺寿之际,翻阅《郭润康的百年人生》,谨向为彰显郭老高尚精神而禅精竭虑不辍运作的民间集邮组织,致以真挚的谢忱和由衷的敬意。作者:李近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