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邮票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关于“少年邮局”名称统称的规范问题的思考

近来,“少年邮局”成为集邮界热议的名词。2011年6月3日,《中国集邮报》在头版头条刊登《全国少年邮局开办已达107所》的文章,透露了今年11月将在上海举行“全国少年邮局创新和发展研讨会”的信息,稍后又有多家“少年邮局”成立的报道。它反映了我国的青少年集邮活动正在不断创新、发展,是可喜可贺的现象。然而,以“少年邮局”来作为这一类邮局的统称并在媒体上大力宣传,笔者认为不够恰当。

首先,“少年邮局”的统称存在“外延不恰当、名不副实”的缺陷。什么是“少年”? 《百度词典》的解释是: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2005年的《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也规定“少年儿童”指的是“6周岁到14周岁”的年龄段。这表明,“少年”只包括小学生、初中生,并不包括“高中生”、“中职生”。《全国少年邮局开办已达107所》文章所提的“少年邮局”,应该是沿袭2004年6月《中国集邮报》刊登的孙振国先生介绍“中国少年(红领巾)邮局”的发展和现状文章的提法,根据当前现状而进行统计的。当初孙先生介绍的那些“少年邮局”中,“德庆县香山青少年邮局”和“重庆市璧山少年邮局”就是由高中生担任局长和营业员的。《全国少年邮局开办已达107所》一文虽然没有具体罗列具体名单,但它提到的广东已有的20所“少年邮局”, 按实际了解到的情况,不光包括了香山青少年邮局、勒流中学中学生邮局、广东工贸学校邮局、深圳高级中学校园邮局等高中生和中职生任职的邮局,更是将广州大学生邮局、广州大学城大学生邮局两所“大学生邮局”纳入其中。所以,将它们列为“少年邮局”,是名不副实的。

其次,“少年邮局”的统称与集邮界“青少年集邮工作委员会”、“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等提法不统一,不利于开展青少年集邮活动。目前,从全国集邮联合会到各省、市集邮协会,都设立有“青少年集邮工作委员会”;而各地制订集邮活动计划,也都将“青少年集邮”摆在重要的位置上;此外,自2003年至今,全国集邮联合会已公布了3批“全国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名单。这些组织和活动,都是与“青少年”群体密切关联的。如果撇开“青少年”中的“高中生”、“中职生”和“大学生”,只去关注那些属于“少年”的“小学生”、“初中生”,我们的集邮活动就会出现断层的现象;如果将“青少年”这个群体分成“青年”和“少年”两个部分去开展集邮活动,势必让一些兼有初中和高中学生的完全中学无所适从,也会增加各地集邮协会的工作负担,不利于落实青少年集邮活动的整体计划。所以,为了避免与全国和各省市的青少年集邮工作相脱节,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对这一类邮局是不适宜统称为“少年邮局”的。

那么,这类邮局统称什么为好呢?具体到这类邮局的个体,已有“红领巾邮局”、“少年邮局”、“青少年邮局”、“中学生邮局”、“校园邮局”、“大学生邮局”等多种称谓, 但作为统称,则以“青少年邮局”为好。“红领巾邮局”、“少年邮局”、 “中学生邮局”、“大学生邮局”的称谓只体现了这类邮局的部分外延;“校园邮局”则体现不出由学生担任邮局工作的特点,且与邮政部门在学校设立的邮局名称相混;“学生邮局”虽能体现特点,外延也十分恰当,但与集邮界已有的“青少年集邮工作委员会”、“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等提法不统一。所以,这类邮局统称为“青少年邮局”是最恰当、最准确的。广东省的集邮界早就注意了这个问题,广东省集邮协会于2007年7月便举办了“青少年邮局研讨会”,并于2010年11月成立了“广东省青少年邮局联谊会”。所以,笔者建议,今年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少年邮局创新和发展研讨会”应改为“全国青少年邮局创新和发展研讨会”,以后也应将“少年邮局”的统称改为“青少年邮局”。

当然,具体到每一所“青少年邮局”,还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以“红领巾邮局”、“小学生邮局”、“少年邮局”、“中学生邮局”等命名的,但由于“××校园邮局”、“××学校邮局”的命名容易与邮政部门在学校开设的邮局混淆,还是不用为好。此外,每一所青少年邮局,都应该有自己的邮政日戳。日戳的文字,上方应是“省份”+“县市名”,下方为青少年邮局的名称。如果这些方面都做好了,青少年邮局的工作也就规范了。来源:博客论邮  作者:崔绍森

评论